73 默契不足(第1/2頁)
章節報錯
電磁脈衝仍在商場中肆虐,徐振已經衝了進去,剛剛還毫無異常的通訊,立刻被電磁脈衝截斷。
徐振連打幾個手勢,後面的戰士會意,三人一組散開,交替掩護搜尋前進。
大多數人留在大堂,一步步向商場深入推進,只有兩組人快速前進,第一時間找到九號樓的總控室,透過中央空調,將早就準備好的催眠氣體擴散出去。
鐵巖早就全面停電,空港區也不例外,為了啟動中央空調,不得不搭上一塊高能電池。
從一開始,徐振的目的就是營救被俘民眾,而不是把敵人怎麼樣,所以他在有限的時間內,盡最大努力做了儘可能完善的準備,為此還組織人手,進行了幾次推演。
結果發現,最大的問題不是怎麼攻進支撐柱,更不是怎麼消滅敵人,而是怎麼約束民眾的行動!
民眾沒有組織,更沒有嚴格的紀律約束,人少的時候還好辦,可現在的情況是每一個支撐柱裡,都看押著數以千計的民眾!
一旦被俘民眾發現看守被人幹掉,他們有極大機率陷入混亂,結果就是在爭相逃離的過程中發生踩踏事件,導致不必要的傷亡。
所以,如何控制被俘民眾,才是營救行動的最大難點!
徐振怎麼也沒想到,推演居然會得出這樣的結果,他很想用晶片解析整個營救行動,可惜缺少資料支援,解析功能無法開啟。
無奈之下,徐振只能叫來其他人,一同完善營救方案,法琳二話不說,立刻提出釋放催眠氣體的辦法。
這不是她的主意,而是歷史上早有先例!
無人機是機器,灰甲人有裝甲保護,都不怕催眠氣體,只要放翻了被俘民眾,還能動彈的就一定是敵人!
屆時戰鬥也會變得更加簡單,不動的暫時不用管,凡是會動的一律開火就完了。
別以為把催眠氣體放出去就完事了,總的用量是一回事,區域性的用量是另外一回事,只用一個點釋放,近距離肯定濃度更高,遠些的必定濃度較低,這些問題都要全面考慮。
緩慢釋放倒是個辦法,可戰鬥必須爭分奪秒,為救更多人,麻醉氣體的擴散速度必須要快,這又和濃度問題有極大的衝突。
畢竟,催眠氣體的本質上是麻醉劑,少量吸入有鎮定止疼的作用,一旦吸入過量進入深度麻醉,結果將變得難以預料——哪怕最溫和的催眠氣體,也能讓目標陷入昏迷,平躺的時候或許沒什麼,可其他姿勢呢?
假如正好俯臥,很可能因窒息而死;如果正在泡澡,那想都不用想,肯定必死無疑。
徐振等人壓根兒不懂這玩意,好在還有法琳。
人體改造本身就是極其高階的醫學研究,她本人的醫學造詣不是一般的深,不僅提供了足量的催眠氣體,還制定了嚴格的釋放流程。
法琳事先宣告,不保證不出意外,但這已經是目前能想到的最佳方案。
催眠氣體迅速擴散,徐振等人的行動同步展開,戰士們逐層搜尋,尋找被俘人員的蹤跡。
這個時候,一號已經接到守軍攻進九號樓的訊息,而且知道守軍釋放了催眠氣體。
這兩個訊息令一號呆愣當場,心頭的怒火迅速平息,重新開始冷靜的思考。
守軍的反攻規模空前,不管怎麼看,都是一鼓作氣把己方趕出鐵巖的節奏,可仗打到一半兒,守軍居然沒怎麼對付飛船,而是衝進了關押民眾的支撐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