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能讓敵人太閒,必須給敵人一點壓力,省得他們一天到晚淨惹事!”

“那就這麼辦!”徐振當場拍板,“法琳,現在有多少脈衝炮了?”

“四百多吧,時間太短了。”

“差不多夠了,彈藥呢?”

“還不到一個基數!”

按徐振制定的標準,一個基數的脈衝炮彈是十二枚。

老徐看了一下時間:“現在是凌晨四點二十分,法琳,一會兒你回去組織一下,脈衝炮生產六百門就暫時停下,全力生產彈藥,天黑之前,能造多少造多少!”

“好!”法琳答應。

“另外,再準備一批反裝甲武器!”說到這裡,徐振的臉上掠過一片陰影,“不用太多,但必須有!”

法琳重重點頭:“我儘量!”

徐振看向賀雲波:“老賀,還得麻煩你全力協助一下!”

“義不容辭!”

“不止是協助,還得麻煩你組織人手,做好進攻的準備。”

賀雲波重重點頭:“六百人?”

“四百就夠了,餘出來的兩百,給倉庫和空港。”

“明白了……那,我們到底打哪一邊?”

這個問題算是問到了點子上,幾個人你一言我一語,發生了激烈的討論,而且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敵人在鐵巖的據點就只有倉庫和空港,以嚴曉航為首的一群人,堅持先打空港。

理由很簡單,先打倉庫相當於給敵人提了個醒,再想打空港可就難了。

先打掉空港就不一樣了,不僅能把被俘虜民眾救出來,還能斷掉敵人的後路,屆時敵人就是一群無處可逃的甕中之鱉,早晚會被守軍一口口吃掉。

以法琳為首的幾個人,則認為先打倉庫才是正確選擇,一來物資倉庫的防禦沒有空港那麼嚴密,二來倉庫儲備大量物資,正好解己方的燃眉之急。

最重要的是,打掉了空港,沒了退路的敵人就只能背水一戰,守軍原本就捉襟見肘的兵力,未必經頂得住敵人的反攻。

反過來說,敵人丟了倉庫還有空港,不會鑽牛角尖和守軍拼命——敵人丟了空港還有艦隊,萬一狗急跳牆來一個全面轟炸,己方的損失可就大了去了!

大家都認同空港更加重要,與其說是在先打哪一邊的問題上看法不同,還不如說是在今後的戰略安排上有一些分歧。

選擇倉庫意味著戰略上的保守,寧可放任敵軍離開,也要儲存自身的實力;選擇空港則意味著戰略上的激進,哪怕拼個魚死網破,也要把敵人留在鐵巖!

雙方誰也說服不了誰,爭到最後,問題還是擺到了有最終決定權的徐振面前。

利害關係都被大夥掰開揉碎說得清清楚楚,可老徐從頭糾結到尾,始終下不了決心。

臨時會議室裡靜悄悄的,所有人都在等徐振的決定。

徐振知道不能再猶豫了,他忽然抬起了頭:“一起打,我兩個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