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拆東牆補西牆(第2/2頁)
章節報錯
說幹就幹,徐振馬上進入虛擬空間,拆卸裝甲上的主控電腦——即有來自實驗室的資料,又掃描了兩次實物,生物晶片沒費什麼力氣,就在虛擬空間複製出暴龍裝甲。
早在母星時代,模組化就已深入人心,這個時代就更不用說了,非模組化裝備根本就入不了軍方的法眼。
暴龍裝甲自然不能例外,主控電腦的拆裝非常簡單,不過是扭幾個螺絲,撬幾個卡扣的事,根本不需要什麼練習。
徐振退出虛擬空間,觀察一會兒果斷離艙,也就十幾十二秒的工夫,就把斷腿裝甲的主控電腦拆了回來,而且一多半的時間都花在往返的路上。
安裝、掃描,晶片給出的結果倒是一切正常,可徐振眼下還不敢亂來,因為這東西太顯眼了,一旦啟動裝甲,一定會引來敵人的重點關注。
這可不是鬧著玩的,別看空港只停了一艘飛船,可大氣層外至少還有好幾艘戰艦,隨便哪一艘開一炮,都夠徐振好好喝上一壺。
啟動裝甲之後,他只有很短的時間,或者說只有一擊之力,無論成敗,都必須立刻離開,哪怕一秒都不能多留。
如果裝甲啟動之後沒有反應,或者有反應卻沒有開火的能力,徐振同樣不能停留。
更重要的是,他知道怎麼駕駛重型裝甲,卻從來沒親手開過,換成平時沒有什麼,可在爭分奪秒的時候,稍有遲滯就是機毀人亡的下場,他可不希望自己出身未捷身先死。
鑑於生物晶片已經給他很多驚喜,徐振開始研究怎麼才能讓虛擬空間的裝甲動起來,如此一來,他就能在虛擬空間熟悉裝甲的操作。
已經有過類似的體驗,徐振信心十足,全心全意地想象裝甲動起來的景象,讓晶片逐步理解他的意思。
或許還是和資料完整有關,居然沒費什麼力氣,就達成了想要的效果,喜出望外的徐振鑽進駕駛艙,從最簡單的動作開始,一點點熟悉裝甲的操作。
也是他運氣好,如果只有實物沒有資料,他必須花費大量時間慢慢掃描裝甲的每一個細節,再透過解析瞭解各個部分的功能,最後才有可能得到完整的暴龍裝甲。
有了資料就不一樣了,只要簡單掃描實物,很快就能收穫目標的完整模型。
越先進的東西越簡單,徐振沒費多少力氣,就初步掌握了暴龍裝甲的操作方法,和真正的機師對抗肯定是自討沒趣,可簡簡單單給敵人的飛船一炮,不管中沒中都立刻離開,應該是沒問題的。
如何選擇武器也讓徐振傷了一陣腦筋,這臺暴龍上只有一門速射炮還能使用。
這東西其實就是機甲版的步槍,就算命中了飛船,也跟撓癢癢沒多少區別。
反倒是那臺斷腿的裝甲,背上掛著一個沒打用過的導彈艙,一共十二枚多用途短程導彈。
如果能把導彈艙挪過來……這個念頭一出現,就再也無法壓制,徐振咬了咬牙,開始做兩手準備。
一是直接用速射炮來一梭子,二是衝到路口現場拆下導彈艙插在背上,射擊後馬上離開。
前者很簡單,按照虛擬空間的練習出來的速度,從啟動到開炮只需要四到六秒。
後者就複雜多了,先啟動再跑到路口,然後拆模組加模組,自檢加接入系統,最後瞄準擊發……就算整個過程一切順利,最快也得二十多秒,如果出現什麼意外,比如自檢不匹配,或是接入不正常,那就不一定得多少時間了。
一邊是簡單卻無效,一邊是複雜但效果好,徐振頓時陷入糾結之中,難道就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