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潛力無限(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2/2頁)
章節報錯
以電磁手雷為例,這玩意根本不是徐振想出來的,而是琢磨解析功能的時候,思緒不受控制的跑偏,突然冒出個想法:要是能搞出一種專門對付工蜂的武器就好了!
哪成想腦子裡立馬跳出提示:是否進行解析計算?
徐振毫不猶豫地選擇是。
視窗出現正在解析的進度條,但只走了一點點,就跳出新的提示:資料不足,請拆解工蜂補充資料!
老徐當場就驚了,解析還能這麼玩?
完整的工蜂不好對付,但戰場上到處都是打壞的工蜂,徐振一口氣找來十多個,一一拆解掃描,來個了質量不夠數量湊,拆到第七隻的時候,總算補足了缺失的資料。
解析得以繼續,最終將手雷和高能電池組合在一起,給出了電磁手雷的結構原理,虛擬空間隨之增加組裝手雷的選擇。
原理太複雜,徐振看得一個頭兩個大,但他動手能力強,結構圖一看就懂,迫不及待地進入虛擬空間,動手組裝電磁手雷。
這玩意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卻沒那麼容易,第一次嘗試,徐振就被爆炸的手雷炸了滿臉花。
總結教訓,居然是操作檯上放了太多無關的東西,他身上的靜電和金屬工具之間放電,引爆了雷管,繼而引爆炸藥。
雖然只是虛擬空間,雖然不是真被炸死,可那種瀕死的感覺實在令人印象深刻。
徐振不是那種遇到困難就退縮的人,馬上重整旗鼓,進行第二次嘗試,結果自然是又失敗了。
每一次重來,桌上放的東西都不一樣,他必須進行全面的、細緻的準備工作,把所有危險因素全部排除,再動手組裝。
否則,指不定什麼時候就會再次失敗。
繼續,又失敗;再繼續,再失敗……就這樣,倔強的徐振一連失敗四十多次,終於總結出一套適當的工藝流程,造出了第一個合格的電磁手雷,
可這只是虛擬空間的合格,現實空間一次都沒試過,根本作不得數。
徐振只能繼續肝,他給自己定了個底限,至少也要一連成功組裝十枚,才能在現實中試一試。
沒法子,這玩意實在太危險了,他的命只有一條,經不起任何折騰。
老祖宗說熟能生巧,這話一點都不假,經過連續近二百次的組裝,總算完成十連裝的既定目標——不是一連裝好十枚手雷就算完工,而是必須一連裝好十枚合格的手雷。
合格與不合格,中間的區別大了去了。
直到這時,徐振才搞懂了生物晶片的工作方式,意識到生物晶片的巨大潛力。
這東西名叫晶片,實際上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它更像給大腦加了個外掛外掛,是對大腦功能的一種增強。
它本身並沒有儲存功能,而是與大腦全面銜接,凡是徐振已經掌握的知識,生物晶片都可以在需要時直接呼叫。而不瞭解的東西就不成了,必須呼叫已有的知識儲備,透過解析功能的複雜計算,推匯出相應的結果。
換個形象點的說法,大腦就是一臺軟硬體齊全,配置也不錯的計算機,各種常用軟體都能流暢執行。
而生物晶片相當一塊效能超強的獨立顯示卡,一通電就把桌上型電腦往超算的方向帶,結果是執行不了幾分鐘,就不得不因為過載而停機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