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七回 金韻獎(第1/3頁)
章節報錯
“已經定下來了,到時候你代表學校去。不過也不要太在意輸贏,重在參與。”葉爸爸的辦公室裡,他笑著和李勇宣佈了這個訊息。
李勇立刻笑了起來,然後又皺眉道:“其他人那邊,沒問題吧?”
1984年6月2日,彎彎新力文教基金會開始舉辦第三屆金韻獎,限定16歲以上男女青年參加。
一般的報名方式為報名者向新力公司各地分公司、服務站及新格唱片經銷商等處索取報名表。
填妥個人資料後寄至“臺北市林森北路372號2樓金韻獎聯絡中心收”,報名截止日期為6月16日。
不過李勇卻從葉爸爸那裡得知,因為在校生和社會上人士的差異,考慮到學生在參賽方面可能會有諸多的不便。
尤其是高中高年級的學生,六月中就要結束學業,而且之前學測不達標的,還得在七月一日參加大學的“指考”,為了避免有人分心於此,而且還浪費時間,最後可能兩頭空,乾脆便做了限定。
全臺各高中乃至於大學、研究所可以自行推舉學生選手出來,但只能指定一個,然後集中起來,一起先來參加試唱會。
這樣一來,首先各學校裡面自然就需要先進行內部選拔。
當然了,並不是每個學校都有這麼多人想參加,有的學校競爭不那麼激烈,有的甚至乾脆沒人爭,自己想去就去了。
但是淡江藝術學校肯定不會這樣,本身這裡就是教聲樂的,除了各種樂器之外,唱歌當然也算,所以有這種表演的機會,還求之不得呢。
而李勇之前說要參加,其實是不被看好的,畢竟他的鋼琴確實彈得好,但是要唱歌的話,學校裡肯定還是有其他高手的,他在裡面別說不突出,應該說這方面甚至還算是他的劣勢。
雖然他在選人的時候,上臺彈唱了一首自己“原創”的曲目之後,現場做評審的老師都紛紛表示了激賞,但對他的唱功,也多少表達了憂慮。
這要是他們學校選出來的代表,出去唱第一輪都沒透過去,複賽都進不去,那丟的可不只是李勇一個人的面子,甚至可能不會有人注意到他,畢竟他現在沒什麼名氣,而是會對學校冷嘲熱諷。
不蒸饅頭爭口氣,校領導肯定是注重面子的,所以在最終的三個候選人當中,他們其實更傾向於另外兩個女同學。
一個嗓音很有特點,很適合唱現在流行的民謠風流行歌;另一個則是唱功不俗,高音很強,不過感覺太過喜歡炫技了,反倒缺乏感情上的共鳴。
兩人優缺點也都很明顯,而她們相對應李勇的弱項,則是在創作上。
雖然也能寫歌,但寫不到李勇這麼好,這也是李勇之所以到最後還能擁有競爭力的原因所在,畢竟一旦進入了複賽階段,那他的優勢就能凸顯出來,而且優勢很大。
最後經過了一番激烈的討論,又徵求了另外兩名女同學的意見,最後才定下來是他。
李勇知道整個過程很正常,沒有什麼內幕而且兩個當事人也都是同意的,這才放了心。
不然的話,要是後面自己拿到了名次這邊卻出點需要扯皮的事情來,也是很煩人的。
不過老實說,這時候反倒他自己先有些緊張起來了。
因為報名成功之後,到時候要先去參加在臺北舉行的一場試唱會,而經過了試唱會的選拔,才可以進入下一輪,也就是複賽階段。
李勇之所以緊張,是因為這試唱會上,只能唱指定曲。
指定曲都是“教育部”主編的《愛國歌曲暨藝術歌曲集》,包括有:
〈小星星〉
〈家園好〉
〈懷鄉曲〉
〈故園情〉
〈臺灣農家謠〉
〈守衛在戰鬥的最前方〉
〈珍惜青春〉
〈闍夜行〉
〈星語〉
〈秋懷曲〉
諸如此等十首歌曲,也就是說,李勇想要參加,那麼以淡江藝術學校的代表身份,首先也只能選擇這些歌曲中的一首,作為自己試唱會的表演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