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經過這些年下來,卻也得到了證明。

起碼在這個時代來說,不管是體育課還是所謂的武術課,對於被八國聯軍打怕、打狠了的天津人來說,都是必須的一針強心劑。

只有比洋人更強,以及證明自己比洋人更強,他們才會從心態上站起來。

雖然現在談這個還遠,但練習武術、還要學習那武術精神,的確是會讓人變得更加自信。

這種自信甚至還會反饋在其他學習上,看到了這個變化、也早料到了這種變化的嚴範孫、周學熙他們自然是欣喜又欣慰,當然對於提出這些的李勇也不會忘記。

李勇現在可以說是天津的政商、文化以及武術界共同橋樑,雖然他自己不覺得自己的生活和身份有什麼顯著變化,但平常交往中大家的態度變化還是能夠感覺得出來的。

1909年的天津,看起來依然平靜,不過李勇知道這平靜中隱藏著波瀾。

尤其是他早就從其他人那裡聽到的風聲,洋人那裡似乎要針對他們有些動作。

這其實也是發展之中必經的,你要壯大起來,自然而然就會觸犯到別人的利益。

很顯然在和天津的社會各界緊密聯絡在一起的情況下,大勢面前本土的這些人不會做什麼么蛾子,所以只能是洋人了。

用野蠻砸碎肉體,用文明徵服思想,這就是洋人殖民世界的套路。

在天津也不外如是,所以如果說精武體操館只是教武術、傳播武功,那還未必能引起他們太多的重視,可推廣的武術精神,以及隱隱透露出來的對洋人的額反抗想法,卻是被察覺到了。

起先的兩三年間,他們不重視倒是情有可原,但是隨著發展,五年之後的精武體操館,放眼整個北方,也是享有一定名氣和影響力的了。

畢竟各地方來往都很頻繁,因為戰爭的緣故,人口流動性急劇上升,再加上通訊技術的發展,資訊傳播的更快了,關於精武館的事情也越來越為人所知了。

洋人中自然也有明見者,看出來了精武館的威脅。

於是……

奧比音終於來了!

“英國大力士挑釁精武體操館館主、北方武師聯盟盟主霍元甲,認為他名不副實,中國人都是東亞病夫,中國功夫不堪一擊!”

李勇聽到這個熟悉的名字,看到這熟悉的報道,知道這就是度過了幾年的空白期之後,終於又回到了電影中的主線。

這位英國大力士據說在上海橫掃了許多的武師,信心高度膨脹,所以直接越過了其他人,向霍元甲這個目前北方武術界炙手可熱的宗師發起了挑戰。

不過,李勇對於此戰根本就不擔心,他知道那個奧比音根本不是霍元甲的對手。

現在的霍元甲,吃得好、心情好,而且或許是因為月慈和孩子沒在身邊,武館的事情又可以交給李勇,他平日裡都是集中精神在練武上——也可以說是宣**力在練武上。

唯一需要擔心的是,對手那邊可能提前使用盤外招。

畢竟如今的霍元甲,名聲和電影中同期那是不可同日而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