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喬峰太厲害了,在那些小人們的組織下,各種伏擊都圍困他不住,反倒讓他跑了出去,於是他們一邊追殺,一邊繼續在江湖上宣揚此事,將喬峰這一代大俠的名聲都搞臭了。

而喬峰自然是心有不甘,於是一邊躲避追殺,一邊還要暗中去調查,究竟是誰陷害自己……

“這個故事暫時就說到這裡了,欲知後事如何,且待我繼續編。”李勇喝了一口茶,回頭看著來福都坐下來了,不由失笑道:“來福叔,你覺得這個故事怎麼樣?”

來福呵呵笑道:“柱子,沒想到你還頗有才華,看起來不像是從山裡跑出來的,倒像是那些落榜的秀才。”

明清之際,小說發達,四大名著都是在此時集中出現的。

有不少落第秀才,就是靠著寫寫故事,來維持生計,也賺取稿費供養自己讀書,也算是早期的兼職寫手了。

李勇又轉向了霍元甲,“師傅呢?”

“來福叔說的不錯,你這個故事很好……”

霍元甲對這個故事開頭,還真是頗有感觸,他現在有些相信,李勇的確是以他為原型寫的這個故事了。

這個主角“喬峰”,為人性格和他都有七八成相似,重義氣、輕生死,武藝高超。

就是經歷也有點相像之處,喬峰是被人誣陷殺人,而他是失手殺人,卻也是因為弟子的欺瞞,起源於一個誤會。

當然,在他看來,就是這前期的喬峰,也是他大大不如的地方,因為喬峰是一個真正的大英雄。

在李勇的口中,這位英雄一出場便是豪爽大氣、不拘小節,剛開始還透過旁人之口,講述了他先前帶著丐幫兄弟殲滅外敵的故事,也將一個英雄人物逐漸立起來。

而後透過他在被人誣陷後,卻依然堅持著自我原則,不隨意濫殺,一定要揪出真兇來的作為,透過一個又一個在他被汙名化的時候卻依然堅持相信他的人之口,使得他這個角色更加高大豐滿。

很多人覺得,一個偉光正的角色不會討喜,但喬峰這樣的大英雄、郭靖這樣的大俠,都是很多人很喜歡和崇拜的人物,所以實際上不是偉光正角色不討喜,而是一味地偉光正、空殼子的角色塑造不好。

實際上按照李勇的想法,他雖然大體是寫的天龍的故事,但在主角人設上,卻將喬峰和郭靖融合起來,所以這個喬峰也會是一個“巨俠”,最後自然也會為國戰死沙場。

既然是想要用這部小說來喚醒民眾,那裡面既然要有通俗的內容,卻也需要多多宣傳家國大義,而且不只是英雄人物,一些小人物的犧牲,也需要濃墨重彩,如此才能讓人生出,“我也能如是”的共鳴來。

當然,現在故事是有了,但李勇的文筆嘛,就不提了。

所以他需要找到一個,可以配合他“創作”,文筆佳人又低調,甘願幫他做潤色的人。

這種事情,當然是去找農勁蓀幫忙了,能者多勞嘛。

農老闆錢多人脈廣,這種事情交給他,卻正是找對了人。

沒用幾天,他就找到了一個合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