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這件事,轉而去想這一路的上的危險,在他看來,從邯鄲出發的那支舞女一定是死定了,區別只是死在那國境內。

死在趙國境內,那麼趙國就百口莫辯,就算發動戰爭藉口也不好找,不過以趙王的愚蠢恐怕會強行發動戰爭。

但是一旦死在燕國境內,那麼趙國就能立刻大軍壓上。

所以在他看來,從邯鄲出發的那支隊伍,那怕不死在趙國,也會在燕國被自己人殺個乾淨。

而現在最重要的是把舞女安全送往燕國,讓兩國找不到藉口發動戰爭,能延遲多久就多久。

張謙想到這嘆了口氣,恐怕這最後能夠到達燕國國內只能是他們這一支了。

雖然有邯鄲那支引走了大部分兇險,但恐怕不會有人想放過他們。

既然如此,張謙默默的捏緊了玉淵,心中下定了決心,他一定會送舞女平安到達。

高層鬥爭只能依靠李牧,那麼江湖就讓他來做事,至少,現在不能趙燕爆發戰事,李牧一但出了邊疆他就不是趙國唯二的重臣了。

就是不知道那女人知不知道。

一夜無話,只有黑暗在暗中蠢蠢欲動,直到天光放亮,似乎才能透一口氣。

押鏢的隊伍繼續上路,一路快馬賓士,避開沿途重城,專挑著貧苦之地行走。

雖然饒了很多路,但是從收到的訊息來看,反而他們比較快,那支舞姬有步卒保護,還有奇珍異寶,一路緩慢行走,盡顯諸侯威嚴,所以反而比他們慢。

這樣也好,張謙最是擔心那支隊伍被滅的訊息傳來,那樣的話他們這根獨苗就危險了。

不過就是奇怪,這一路花了五六天,雖然自認躲的比較好,但也不可能一點危險都沒有。

不過事實就是如此,只用了四五天他們就到達了邊境的小鎮。

這一路上張謙也沒有什麼收穫,感情上的收穫,他都混到車伕位了,那女人還是冷冷冰冰愛搭不理。

直到有一天兩人暗諷了起來,張謙被懟的惱了,直接脫口而出,對方了是不是受了情傷。

後面就一路半點回應都沒有了。

張謙緩緩的駕車駛過樹林大道,迎面便看到了一座殘破的城樓,心中鬆了口氣。

終於到了,他現在已經不去想怎麼找劍心了,只想趕快送完這趟鏢,打道回府。

這個女人軟硬不吃,暗諷頗為犀利,這麼些天下來,反而搞得他死心了,只得到了女人的名字,還是女僕從告訴他的。

張謙連藉口都找好了,就是這個女人個性不好,不適合自己,所以自己選擇左手劍,多皆大歡喜。

所以現在看到城門,他感覺渾身輕鬆。

背後的門簾被拉開,張謙偷看了一眼,發現竟然雪女這個女人在看,這麼多天以來,第一次做出這樣的動靜。

張謙一眼看出了不對勁,這個女人的眼中少了某些情緒,離國境越近,他眼中的的情緒越多。

那絲情緒是什麼呢?對…是悲傷。

現在悲傷已經消失不見,只剩下了平靜,冷淡。

張謙卻不認為這是好兆頭,卻也沒有辦法,只能暗歎一聲傻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