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鬧了片刻,李牧讓他們入座,吩咐著帳外將士上一些吃食。

眾人入座之後,李牧撫著短鬚,嘴角帶笑,說道:

“張玄,當初你不解我為何攔你,可曾後悔?”

“額…”張玄原本想介紹自己兒子的,聽到問話,愣了一下,隨即還是看向了兒子,眼神露出回憶之色。

從前他自是不後悔的,脫離軍營之後他又跑去參加了其他的部隊,進了廉頗將軍的麾下,一路保衛著趙國。

直到廉將軍出逃魏國,死在異國他鄉,就連再度報效祖國的機會都沒有,後悔就淡了。

他明白了,趙國已經爛到了骨子裡,趙國已經不需要像他這樣士卒的報效了。

直到幾年後,聽到了李牧將軍在邊界大破匈奴,又讓他熱血沸騰,生起了後悔之意,可是一個逃兵也無言回去見老將軍。

再到後來…張玄看向自己的兒子,在他還小的時候,那麼一個瓷娃娃在手心之中,好奇的看著他的鬍子,他又不後悔了。

所以,“將軍恕罪,我不後悔。”

李牧扶須滿意而笑,搖頭說道:“你沒有死在長平是一件好事。”

“可惜長平死了太多脊骨了,那趙括就這樣名垂青史了。”

“趙括嗎…不管怎麼樣,他敗了,還是一場大敗,有沒有過又能如何辯說呢。”

……

你們的談的挺歡啊,張謙目不斜視的坐在原位,偶爾拿起些吃食吃了口,心裡暗暗撇了下嘴。

他能感覺得到,李牧是特意冷落他,就不知道這位將軍打的什麼心思。

就這樣,大人說話,小孩不能插嘴,三個人一路談著邊疆趣事,懷念往惜,不知不覺天色漸黑,有人進來點起燭臺,才把老張點醒。

他忙站起來說道:“將軍,這是拙兒,張謙,張謙快來拜見將軍。”

李牧止住了話頭,看了過來,眼神深邃,像是思慮著什麼,一臉的嚴肅。

張謙看他這個樣子也不敢貿然起身行禮,只能端正坐著一動不動,直到。

“你的兒子?不太像啊。”

……

張謙好歹忍住了怒氣,暗到你是將軍,這是軍營,不跟你計較,不然一定跟你比比劍。

站起身來,剛想拜見,那小老頭卻又直接站起身來,給他嚇得一愣,他的面子這麼大?李將軍都站起來受他一禮?

“算算時間,匈奴人該來犯了,張玄,還有…張家子,跟我上烽火臺,帶你們見識一下匈奴人。”

說完,李牧轉身拿過劍,走向了帳外,旁邊有人上前來為他穿甲,又有一人上前來稟報。

“將軍,邊界烽火臺有異動。”

“嗯,看來算的還不差,吩咐將士固守營壘,點一隊步卒,兩百弓箭手出壘作戰。”

“是。”

張謙就這麼眼睜睜的看著他大跨步的走出軍帳,這個時候的李牧一身英武之氣,使人不知覺就不敢冒犯。

他怎麼知道匈奴人會這個時候前來?而且只點一千五百人外出迎戰?張謙細細思索,卻也只想通了一部分,而且李牧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