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不忘初心(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是很快就有小李莊村民參與進來,也開始從打發時間到輸幾分一毛,最後發展到一個村民一天就輸了三百多快。
秦河得知這個訊息,直接召開村民大會,在大會上把幾個打牌輸錢的村民五花大綁,讓他們老婆,孩子每人上去抽一鞭子,當著全村人的面抽。
而且秦河釋出了一個村規,以後小李莊禁止任何打牌賭博的行為,發現一例,不但要接受這樣的懲罰,還要罰款。
這個村規一出,大李莊那邊馬上就跟進了,如今,大李莊和小李莊,越來越融合了,但是卻是小李莊當大哥,身後跟著大李莊這個小弟。
原先村口大樟樹下的大飯店旁邊,去年又開了幾個店鋪,雜貨鋪,修腳踏車鋪,最後隱隱約約,形成了一條商業街的雛形。
最後修路的時候,那條河上面修了一座寬八米的大橋,過河後的小路,也被修成一個大馬路,寬七點五米,一直通到大李莊的主路上。
這樣難免佔用了一些大李莊沙田土地,最後經過商量,佔用多少大李莊土地,就從河對面的出村口的位置補償一塊給大李莊。
這樣,大李莊就有一塊飛地在小李莊村口,而了這塊土地後,被秦河提議,乾脆修建一條商業街,飯店,雜貨店,理髮店,賣衣服鞋子的店面,修車補胎的,甚至連兩村衛生院也搬到這條街上。
很快,那些小販們也嚐到商機,他們在這條街上租一個地方,拿來販賣城裡面的一些吃食,和玩具,兩個村兩三千人的消費市場,足夠支撐一條商業街。
現在雖然那些收雞蛋的小販們沒有了,但是由於雞場擴大的原因,每天進出的人絲毫沒有比以前少,一些司機,還有一些代理商,常年要紮根這裡,加上每三個月分紅,村民手上有了錢,那肯定得消費。
原先兩個村只有大樟樹下面一個飯店,隨著生意越來越紅火,大李莊也坐不住了,和秦河商量,能不能大李莊自己也開一家。
秦河當然同意,做生意,只有競爭才有發展,一個飯店,完全無法滿足這麼多人消費。
大家現在有錢了,一個星期下一次館子,打打牙祭,現在都成了小李莊村民的常態了,特別那群年輕人,整天無所事事,一大群人都窩在飯店門口聊天打牌,難怪會引發打牌賭錢的事。
這年頭,出門打工還是稀奇事,而現在分產到戶後,每家每戶那幾畝田土,每天忙死忙活,到年底一算收成,交了公糧後,只餘下來幾百斤糧食,還不夠全家人吃飽,以前大家用粗糧還能湊合吃一頓,現在小李莊家家戶戶,誰還吃那玩意。
現在家家戶戶吃大米飯,已經成了標配,可辛辛苦苦一年,最後發現種田的價值,還不如雞場三個月分一次紅,這下大家都有了意見。
一些懶惰的戶主,乾脆把田租給鄰居或者愛種田的村民,每年他們幫忙交公糧,另外再給百八十斤米就行了。
這種好事,以前是不可能有,而現在,小李莊村,越來越多人不愛種田了。
不種田的人多了,而雞場又不需要這麼多人,那剩餘的勞動力自然而然就多餘了出來。
這些人原本都是種莊稼的好手,眼見都無所事事,每天聚集在一起聊天打牌,讓很多老一輩的都看不下去了,紛紛找村長反應這事,必須制止這股歪風邪氣。
秦河收到這種訊息越來越多,也開始反思起來,從農耕時代到現在的商業時代,這其中釋放出的勞動力,的確要解決,不然會成大問題。
現在小李莊這種風氣漸漸形成,等雞場穩定後,利潤越來越高,分紅也越來越多,到那時候,不但小李莊的二流子會多起來,到時也會把這股歪風帶到對面大李莊。
先不說這個年代打工還不流行,就算流行農民工,八十年代的農民工工資估計比村民分紅的錢還低。
看來必須要解決這個問題了,這個問題很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