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分產到戶到村長選舉(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家期盼已久的分產到戶,終於來臨了。
而這時候的小李莊,卻是陷入有些怪異的沉默,眼看大家日子突然變好,這時候卻要分產到戶,眾人心裡五味雜陳,各種心思都開始出現。
小李莊的沉默,是因為大家是不知道如何決斷,如果年初就實行分產到戶,那小李莊眾人,估計都會拍手歡迎,而現在,大隊雞場每月收入幾千塊,大家都還等著分紅,如果突然把大隊土地全部均分了,那小李莊又該何處何從。
小李莊暫時陷入沉默,但是河對面的大李莊,大家卻是很積極,別看大李莊往年比小李莊過得好,而好又能好到哪裡去呢?無非每年多兩百斤糧食。
大李莊人多,土地矛盾更加複雜,人心還沒有現在的小李莊齊心,很快大李莊就開始丈量土地,統計大隊資產,還有統計人數,另外統計田地。
這些工作極為繁瑣,而且統計田地不是隨便簡單丈量就行了,還得把上等水田,和旱田,沙田,因為這些田肥力不同,種植出來的水稻產量也天差地別。
大隊集體的確是按人口,分田分地,但是如果幹部不公平,把旱田沙田分給一戶人家,人家肯定要和你決鬥,所以大隊幹部也必須統計好所有田地,把水田,旱田,沙田,按比例劃為無數個小塊,你家五分水田搭八分旱田,他家一畝旱田搭三分水田,以這種方式來調合矛盾。
而等分好田地後,如果你覺得你家田地太遠,不好管理,那你可以找別人換,至於怎麼換,就看你自己會不會做人了。
總之,為了分田地這事,對面大李莊已經忙活一個多月,都還沒搞清,而對面的小李莊,沉默一個多月後,終於有些人,終於忍不住了,也要出手了。
最開出手的,就是上次分紅只分到三塊錢的那兩兄弟,兩人早就期盼已久分產到戶了,自家孩子多,一家老小十來口,按照分產到戶的政策,自家可以分到十來畝土地,哪裡還用想現在這樣處處受到排擠。
很快兩兄弟就聯合了十幾戶村民,別小看這十幾戶,他們雖然只佔小李莊九分之一的家庭,但是這十幾戶都是多崽多女的家庭,這十幾戶的家庭成員已經達到小李莊五分之一的人口了,差不多有一百人了。
這些人,為什麼想分產到戶,自然是因為按照分產到戶的政策,大隊財產土地都必須按人頭均分,這些人家裡人多,但是勞動力卻不多,現在這種大隊集體制,他們靠工分,只能每天吃地瓜了。
除了這些人,大隊其他人,各種心思的都有,顯然,不可能齊心。
兩兄弟首先出手就打李書記的七寸,直接去公社和縣裡面告狀,痛訴小李莊大隊書記和大隊幹部不作為,對國家政策採取蔑視和抗拒行為,和國家政策對抗,還有控訴李書記個人貪汙腐敗,包括私佔大隊財產,大概意思就是私建雞場的問題,還有對某種社員打擊報復等等一系列問題。
這事一鬧,很快縣裡就派了調查組來了,首先李書記貪汙問題是不存在的,公社賬目一清二楚,小李莊以前是有名的窮逼大隊,多少財產一清二楚。
另外雞場這個問題上,縣裡幹部意見相差很大,有些幹部說李書記這的確是違規操作,這種集資方式不是很社會。。主義,沒有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要求小李莊重新稽核雞場問題。
當然,也有一些年輕幹部,非常贊同小李莊這種集資方式,這種股份制的集資,可以避免一些好吃懶做的家庭不勞而獲,大家出錢出力,共同搞事業,再按出資比例分紅。
老幹部說違規,年輕幹部點贊,這種情況下,小李莊雞場問題也只能暫時先不處理,但是小李莊對待分產到戶政策方面,的確有些懈怠,調查組要求李書記必須儘快響應群眾呼聲。
既然有人鬧,那就分產到戶吧,那幾畝破旱田,還沒人看得上,很快小李莊也轟轟烈烈開丈量田地,統計大隊財產。
因為大家這一鬧騰,很多工作也暫時延誤了下來,秦河準備去市裡考察紙漿加工廠也暫時先暫停了,整個八零年,秦河都在忙活雞場和大隊這些破事。
到了十月底,大隊所有田地包括後面三座石山,都已經丈量完畢,也不止一次召開社員大會,商量怎麼分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