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一切都得要有錢,而建雞場就是第一步。

在這個年代,大隊集體搞事,效率,還是可以的,只用了短短一個星期,選址已經開始動工,用木頭,石頭搭建的框架,上面還蓋了瓦。

大家實在太窮了,加上有前車之鑑的失敗經歷,這次大家湊錢並不積極,最後李書記帶頭要了二十股,自己幾個兄弟都每家要了二十股,秦河也要了二十股。

光李書記自家人就要了差不多五分之一的股份了,這下,一些聰明的人,也三股,五股購買,很快516股就被瓜分完畢。

要買200多隻小母雞在這個年代,可不好買,最後每家每戶出雞蛋,大隊統一按市場價購買,再由大隊統一進行孵化,最後再送到養雞場。

這個年頭,最不值錢的就是人力了,秦河也開始起早貪黑,除了上工外,還得擔任雞場技術員,四月初,隨著差不多二百八十多隻小母雞誕生後,小雞場徹底開始執行起來了。

李書記特意準備一個倉庫做飼料生產和儲存,秦河和三叔一家負責配料生產雞飼料,而玉米,大米,黃豆,魚粉,石頭粉這些東西都有人大隊專門人送過來,這些人都是李書記幾個兄弟的子女在幹。

這實際上就是妥妥地一個家族企業的雛形了,李書記和自家兄弟幾家佔股超過五分之一,而且核心技術,也掌握在自家人手上。

其實這個核心技術,保護得並不算嚴,儘管調製比例秘方只有秦河和順子知道,但是每天大隊需要玉米,大米,黃豆,魚粉,石頭粉這些東西,所有社員大家都一清二楚。

這個年頭,李書記想貪汙點東西,都全村幾百雙眼睛瞪著,很多秘密,根本不是秘密,在大隊當幹部的好處,無非就是幹活比別人輕鬆點而已。

為此,李書記囑咐秦河幾次,調製的比例這個秘密必須不能讓別人知道。

秦河當然義正言辭保證完成任務,這個秘方如同可口可樂的秘方一樣,誰都知道原料是什麼,可就是無法取代。

進入四月,天氣漸漸轉熱,分產到戶的新聞依然在傳,可就是沒有輪到南湖縣,他們注意力也漸漸轉移到雞場上面了。

雞場的話題也漸漸增多,比如那些小母雞短短一個月時間就長到一斤重,為此大家紛紛去看稀奇,這要是在58年,這雞可以拿到中央去宣傳了。

小雞的變化,在大家眼皮子裡下長起來的,這年頭,誰家還沒養幾隻雞,自家那雞兩個月都還沒雞場那一個月的雞長得壯實,這神奇的母雞再一次引發大家的討論。

小李莊的小母雞一個月長一斤肉的事很快傳開,但是眾人並不相信,就連對面的大李莊也不相信,儘管有些村民發毒誓說自己親眼所見,但是大家嘲笑的反而更多,誰叫小李莊世世代代都是窮村莊呢?

外村村民不相信,並不代表小李莊的村民不相信,大家親眼所見,還有假,很快大家開始尋找小雞長這麼快的原因了。

很快大家就知道這雞長這麼快的原因,就在雞飼料上面,這雞飼料是秦河研究出來的,大家也有所耳聞。

一些雞賊的村民叫小孩去雞場溜達,有機會就偷一把雞飼料回家給自家雞餵養。

這些偷雞場雞飼料的村民很快就發現,當天晚上喂的雞飼料,第二天,自家老母雞就生蛋了,而且雞蛋還比往日的大一些,雖然這些蛋只比正常的雞蛋大一點點,但是當天吃了,第二天就就生雞蛋的飼料,這的確是神奇,這下,大家徹底相信了。

很快,一些村民就提議讓大隊分一些雞飼料給村民,而且這種提議得到很多村民的支援,畢竟雞場是公家的,而自家養的雞才是自己的。

特別最開始只強制買了一股的村民,意見聲最大,恨不得大隊馬上就分飼料,而且還要平均分,按人口分,因為自家人口多,所以才沒錢入股,現在雞飼料這麼神奇,必須平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