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社員大會(第1/2頁)
章節報錯
小李莊這種以宗族為主的村莊,自古到今,都一直存在,李書記在小李莊的威望可以說,是半個土皇帝都不為過,誰家如果有事情解不開,只要李書記發話,大家必須遵守,這彷彿成了潛規則了。
國內後世的宗族影響力已經逐漸衰弱,甚至消失,當然也在某些傳統地區,依然有族長這個職位,當然,那更多是一種象徵性的地位了。
造成這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國家允許人員流動,農村的年輕人出去打工見了世面,誰還聽你一個老頭子的話,大不了我搬走就是了。
而這個年代,大家見識短,也不得不有一個能服眾的人帶領大家,只有這樣,才能不讓附近村的人欺負自家人。
李書記顯然就是這樣一個人,這些年為小李莊也盡心盡力了,當然小李莊裡面,也不是每個村民都很滿意李書記的統治。
秦河喝了一杯酒,開始給老丈人提議。
由大隊出錢,修建一個村集體養雞場,每家每戶算人頭入股,這個錢也由人頭算,每家每戶每人都出錢入股,當然,沒錢的人家,這錢自然由大隊先墊付,等雞有了產出,再抵賬。
而秦河自己和三叔一家負責生產飼料,自家人保守這個雞飼料秘密,李書記負責協調雞場的事。
李書記很認真地考慮了秦河的意見,想了想,也覺得這事可行,不過一切還得等幾天,他看看自家老母雞餵過飼料後的效果。
對此,秦河毫無意見。
大家商量到晚上九點,才結束這頓飯。
秦河有些無奈地把幾人送出門,看到老丈人抱著一罈雞飼料,而淑晴抱著那還剩半瓶的五糧液,淑蘭提著最後一小塊臘肉,淑媛也提著幾個雞蛋,這一家老小,把自己家裡那點存貨,全掏空了。
秦河無奈地搖了搖頭,伸了一個懶腰,回屋看到淑英正在收拾桌子,不由上前從後摟住她的細腰,做出一副下流的姿勢,捱到她耳邊,輕聲道。
“老婆,明天再洗,我們先去造小人!”
“什麼造小人?”
秦河做出下流的動作,淑英頓時明白過來,連忙捂嘴偷笑,小聲說道。
先去洗把臉,臉上全是油。
“好咧!”
一夜響動。
第二天大早,秦河神清氣爽地爬起,看了看還在沉睡的淑英,笑著起了床。
洗了把臉,回雞棚一看,果然旁邊的茅草窩裡,兩個又白又大的雞蛋已經落地,秦河滿意地撿起。
以後小李莊就靠這玩意發家致富了,秦河暫時先不準備搞出豬飼料,先讓小李莊把雞場搞起來,賺了錢後,再慢慢建養豬場,小李莊目前也沒資本同時搞兩樣。
而且,秦河也在試探小李莊村民一些人的反應,如果這次建雞場行動,貪婪的人太多,未來,秦河或許並不準備以集體的名義帶大家發家致富。
姜百里的任務只是讓帶領小李莊的村民發家致富,這個任務很籠統,但是秦河相信,只要是小李莊的村民,未來,就算再差,也比周圍的村莊好無數倍。
昨天晚上酒勁上頭,折騰了大半夜,現在淑英還沒起床,秦河準備去做一個愛心的早餐,
煮好面,每人碗裡一個煎蛋,剛剛好!
吃完早餐,生產隊又開始敲銅鑼上工了,秦河無奈地端起鋤頭準備上工了。
小李莊以往是真沒什麼副業,男人們大部分時間撲在旱田裡勞作,女人們去種紅薯玉米黃豆,反正大部分時間都在地裡幹活。
原先,大隊也有幾個小作坊似的社隊企業,一個生產酒的小酒廠,生產高粱酒和米酒,但是小李莊有一個天然的缺陷,那就是糧食不足,根本沒有多餘的高粱大米原料,而從別的村或者供銷社買,成本又太高,最後只能破產。
後面還搞了一個榨油的小作坊,也因為小李莊先天條件不行,這山腳落,連一條大馬路都沒有,人家挑到你這裡來榨油,還不如挑到其他地方。
最後,這榨油小作坊就成了村裡平時榨油的地方了,也沒什麼其他收入。
至於做其他生意,整個小李莊彷彿找不到一樣優點,除了近千畝旱地,兩三百畝沙田,最後還有三座石頭山,小李莊世世代代就靠這個生活。
秦河今天被安排耕田,拉著生產隊的牛,在泡了一個冬天的旱田裡翻耕,一天下來,整個肩部都磨紅了,這種生活讓秦河苦不堪言。
終於又熬了一個星期,老丈人終於確認飼料的真實性,準備召開全體社員大會,老丈人也提前和秦河打好招呼了,這次主要介紹飼料問題,還得秦河上去介紹。
這個年代開會都是選擇晚上,主要白天要組織生產,晚上大家才能組織開會,實際上到了八十年代初,大隊已經很少開會了,每個月開兩三次會統計一下生產進度。
而在姜百里的記憶中,六七十年,那才是折磨人的年代,白天拼命幹活,晚上還得讀兩小時毛。選,大家組織學習,誰拖後腿,誰就是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