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昨日往事(第2/4頁)
章節報錯
秦河那瘦弱的身軀上穿著一件半舊的T恤,上面還髒兮兮的,這剛剛在批發部幹活,急急忙忙接到小韓的電話,騎著摩托車趕了過來。
兩人的見面沒什麼驚喜的,秦河把他安排到賓館,就帶他去小飯店吃了一頓,第一餐,除了小韓的恭維,和兩人的熟悉,也沒什麼可說的。
小韓這次是帶著任務來的,必須談下這次合作,他合同都帶來了,上面給他的底線是百分之十五,這已經是一個知名作家的版稅標準了。
秦河並沒有答應,也沒有拒絕,而是特意帶小韓在附近玩兩天,絲毫不談工作的事,當朋友一樣,帶他遊山玩水。
說真的,秦河重生到這個世界快兩年了,都沒認真旅遊一下,趁著這個機會,秦河趁著放假,帶著四個孩子和小韓在附近風景區玩了兩天。
兩天過後,秦河把自己的三體書稿遞給小韓。
簽約可以,但是秦河的要求是連這本三體系列一起簽了。
小韓當場就愣住了,待看到是科幻小說後,小韓臉都綠了,這個年代的科幻小說是真的小眾小說,除了青春期的孩子之外,有幾個人關注科幻小說,前幾年最火的小說大多是現實類的小說,大家更願意看真實一點的東西。
而且小韓偷偷把這本書報給上司,結果一查,這本三體第一部已經出版過了,但是銷量連水都沒冒,頓時不敢答應那麼痛快了。
秦河的態度堅決,小韓也沒辦法,只能打電話給上司,上司讓他酌情處理,三體先不管,但是“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後面幾部一定要拿到手。
小韓這麼急的原因自然是因為這本書隨著銷量的增加,漸漸成了一九九八年銷量最火的歷史類小說了,某些風氣一旦形成,擋都不擋不住,最近已經有書商在打聽這本書的作者了。
不止書商在打聽,就連秦河一直合作的老崔這兩月也知道這事了,老崔在電話裡,恨不得給自己兩耳光,和秦河道歉幾次,但是得到的都是敷衍的態度。
最終,秦河還是和小韓簽了合約,“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全集都給了他了,版稅百分之十五。
另外三體系列三部曲也簽了合同,版稅百分之十,兩年內,首印不低於十萬冊的合同!
秦河看到兩份合同,終於長長鬆了一口氣,林一清的任務,這下終於算是可以完成了,還有一年半的時間發酵,林一清這個名字,一定會成為知名作家的。
其實林一清這個作者名字,現在在圈子裡已經算是小有名氣了,畢竟一個新人作者,能短短几個月內,三次加印,而且一次銷量比一次高,這種新星作者,自然會被某些人關注。
但是在讀者群體裡,十幾萬冊小說,分散在全國各地,除了小部分讀者會關注作者名字,其他誰會注意作者名字,十幾萬冊的銷量,也只能說,剛剛引起一點波瀾。
秦河把兩本書交給小韓後,也算是徹底鬆了一口氣了,此時時間已經是六月初,秦河算了一下時間,自己剩下的時間,已經不足五百天了。
只希望五百天內,這兩本小說能引起轟動吧,讓林一清這個名字徹底讓全國人民熟悉。
秦河也在思考,是否還寫一本書,就當遺作,一般不管是作家還是畫家,往往人生中最後一件作品,都是最值錢的。
但是秦河還沒想好寫什麼書,反正既然是遺作,那時間還充裕,也不急這一時。
到了八月中旬,小韓給秦河打來電話,“明朝那些事兒”銷量正式突破五十萬冊,而且市場反應很不錯,目前出版社也計劃把這本書進行推廣,在各大高校進行推廣,讓這本書徹底引爆市場。
秦河得知訊息後,也很高興,但是他更加關心的是三體系列的出版。
小韓支支吾吾,最終說最遲九月底,會首印五萬冊出版,後面五萬冊會在兩年內出版,秦河這才想起合同,的確是說兩年內出版十萬冊,不由無奈地搖了搖頭。
既然“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已經小火了,秦河也只能耐心等待了,眼看時間越來越近,秦河也開始準備為自己準備身後事了。
林一峰七月份也經過中考,以學校第九名的成績靠上縣高中,如今已經是一名高中一年級學生了。
其實幾個孩子的事,秦河並不太擔心,就算自己離開,靠著兩本書的版權和版稅,足夠他們一生衣食無憂了。
但是秦河並不想未來,他們為了爭這筆鉅額的財富引起矛盾,所以在自己離開之前,必須處理好!
所以秦河選擇找一家律師事務所把遺囑準備好,自己的財產全部都得分配好!
這事也不是很急,秦河會在年內把事處理好!
一晃到了十月初,秦河收到三體小說的樣書,同時還有一筆足有五十萬的版稅收入,這已經是秦河收到的第三筆版稅收入了,後面還有更多!
隨著“明朝那些事兒”的銷量節節攀升,秦河已經不需要為金錢發愁了,在八月底,他也徹底和知音雜誌取消了約稿合作,徹底放棄了李雲聰那個筆名,老崔得知後,也打來電話勸說幾次,但是最終也只能和平分手。
因為接下來的日子,隨著出版社的推廣,秦河也跟著去幾個省會城市進行籤售,他的名氣也在緩緩上升。
一晃就到了年底,林一清這個作者在學生群體中,終於有了一些名氣,而三體系列這本書,也漸漸引起一些科幻迷的關注,但是也就科幻圈子裡的關注,知名度還遠遠不夠。
一九九八年的春節是秦河來這個世界上度過的第三個春節,一晃來這個世界,已經有兩年多了,自己剩下的日子真不多了,秦河刻意避開這個念頭去想這件事。
儘管他知道自己只是離開這個世界而已,但是隨著時間的緩緩到來,秦河越發感覺內心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