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回、半年(第2/2頁)
章節報錯
所以到現在便是皇城那裡李昭都趁著進宮的幾次逛了個遍,但是這邊還是第一次過來。
這也導致雖然他其實一路認不清路,但是某一時刻到了哪個地方卻是一清二楚,只不過有些是屬於未來的名稱,應該是元春回來之後再改掉的。
皇妃說地自然比寶玉更有分量,便是賈政也會尊重她的意見,哪怕她之後都不會再住在這裡。
聽李昭說,林如海只是淡淡點了點頭,並沒有就這個話題深究下去,轉而卻道:“明德,這回天子沒有提拔於你,你心裡可曾有怨言?”
他指的,當然是上個月剛剛又幫忙偵破了一個案子,最後卻只得了一些金銀賞賜的事情。
結合之前幾次破案、治病,李昭這半年來也出了不少風頭,聲名在權貴們之間廣為流傳。
只是他卻還是隻在南鎮撫司做著總旗官,官職頭銜都沒有絲毫變化。
當然,也沒人敢小看他,畢竟是得了皇帝金口御賜的表字,還有大內令牌可隨時不經宣召入宮覲見的,這份信任和待遇可謂少有,連林如海都不曾獲得。
李昭毫不猶豫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對小子來說倒是件好事,說明今上厚愛,想要栽培我;我方才升官不過數月,再升就是百戶,雖功勞上說得過去,也有天子金口玉言,卻也難免衙門裡有人妒忌。
“如此稍稍避些風波,等下次再立功勞,再升官旁人也無甚可說了……”
最主要的是他還是太年輕了,哪怕現在再長一歲了也才十七,這要是立一次功就升官,恐怕很快就會封無可封。
當然本身他跟其他人就不太一樣,他現在身上多少帶著點“倖臣”的身份,升不升官其實都是皇帝一句話的事情。
何況繡衣衛本就是皇帝的私軍,他一言可決。
哪怕皇帝馬上要讓他做指揮使,只要皇帝願意別人也不好插手;而皇帝想要一隻壓著他,那其他人更不好說什麼了。
不過大家普遍也都是認為這是對他的磨礪,只等他年齡資歷到了,那升遷自然就有了。
功勞是一回事,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有江湖的地方總免不了談到資歷問題。
李昭的年紀和資歷的確還不夠支撐他再向上爬,除非功勞大到讓別人無可指摘。
單單是破案和治病救人,顯然都沒到這個程度。
所以李昭自己其實也清楚了,自己想要靠現在這樣慢慢提升地位不現實, 按照這樣來說的話,他在未來兩年之內都達不到林如海的要求,對林妹妹只能變成奢望。
所以他必須要另闢蹊徑,比如說去立個軍功。
去年冬三族圍獵之案的結果出來,那些刺客當然都死了,除了那位郡主以及被放回去報信的其他使者也都砍了頭,而後續影響,則最終以蒙古和女真兩邊服軟告終。
兩邊不僅各自送上了大量的牲畜賠禮,還各自奉送了兩位異域風情的皇妃,一位是蒙古大汗的親姊妹,另一位則是女真可汗的獨處小姑。
甚至在邊塞各自退出兩百里,以示臣服。
這回皇帝也算展示了一番他的強勢,使得朝野人心大振,如若這裡頭真有太上皇的勢力插手,甚至是太上皇本人操作,那隻能說他這一次輸的比較慘。
當然在他們只能夠用這種卑劣手段的情況下,他們的失敗其實早就是註定的,除非皇帝當場受了重傷甚至死了,不然他都能夠牢牢掌控住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