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沁芳溪顯然是一條人工開挖出來的水流,而在這樣的時節,這溪水想要保持流通,肯定也有些別的手段。

若是從源頭去看,大概還能看到那出水口騰騰冒著熱氣,也不知道是透過什麼方式燒出來的,這樣至少在接下來一段都能保持流暢。

然後一直流到下游,又慢慢在表面凝結成冰,立在此處放眼看去,只覺得季節變遷都在此溪流中一覽無餘。

李昭此時混在隊伍裡,跟秦鍾一併走著,聽著賈政、林如海等人在那邊說話,自己倒是沒興趣去摻和什麼,只是看看風景。

這裡也沒有黛玉、寶釵她們,不會有人攛掇著他也去作兩首詩詞,展示一番才華,而且沒她們在,裝這個逼也沒什麼意思,如此清靜些反倒更自在。

不得不說這大觀園不去考慮建造過程中的那些腌臢事,的確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園子,也完美體現了古人那種含蓄又精巧的審美。

一旁的秦鍾看得也是眼中異彩漣漣,不過一半是因為這景色,另一半不出所料是因為另一邊的寶玉。

雖然有了李昭的提點之後,他往後也會注意和寶玉的往來,但這不妨礙他跟以前一樣傾慕寶玉的文采。

就是李昭也不得不在心裡感嘆,自己就算現在過目不忘,而且修煉過後思維敏捷,但要吟詩作對、風花雪月,比之寶玉那等自然還是有些差距。

他腦子裡倒是裝了不少的詩詞歌賦,有些本來以為忘了的,現在慢慢的也被髮掘記憶似的全都記起來了,拿來就可以用,不過李昭根本懶得這麼幹。

在這個時候,詩詞只是小道,這賈寶玉作為一個“離經叛道”的典型,正是因為鑽研小道而不顧科舉大道。

而對於李昭來講,他的煌煌大道,是為仙道、天道,是那玄之又玄的自然天理,這就又不是那科舉所能比的了。

如此,自然更不在意這些小道。

也就在閨房中跟香菱說一說,和邢岫煙通訊時也會展露一下自己的“詩才”,只說自己這乃是天授,倒也不會惹人懷疑。

等離開沁芳亭,慢行一段路程又到了那瀟湘館。

這瀟湘館本來將會是林黛玉的居所, 不過現在可就未必了,除非林如海那邊答應了賈母讓林黛玉跟著住進來。

不過不管她會不會入住,與原本的命運肯定是會截然不同的,而這一切也是源於自己的到來,思及此李昭多少感到有些欣慰。

然後離開瀟湘館後,再向西北方向走是稻香村,將來是李紈的住處。

再晃過一個花漵,也即人工瀑布,從那山上繞行,直到了蘅蕪苑。

相比於黛玉可能還有可能進來住一段時間,寶釵大致是不會再過來的了,這裡也不知道到時候屬於誰。

離開蘅蕪苑,就要進入省親別墅了,到時候賈家將在這裡迎接元春的到來。

一行人倒也進去看過一圈,出來後,就看到一座玉石牌坊,過去是那個水閘,寶玉又說要叫“沁芳閘”,自是又被賈政訓斥一番。

過後就來到了怡紅院,這時園子差不多走完,大家也該在此歇下腳了,這時林如海卻突然把李昭叫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