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回、賞罰(第1/2頁)
章節報錯
轉眼之間,又是幾日過去。
薛蟠聽了勸,耐著性子沒有出去,對外的說法自然是他被傷到了腦袋,雖然已經不再昏迷了,但仍然時不時的頭疼,只能在家中靜養。
而另一邊,那楊公子家裡自然不肯善罷甘休,但他們這時候沒法去追究薛家,對於李昭這邊,有著南鎮撫司的招牌在,他們也不敢招惹,只能是督促五城兵馬司,儘快清查當時附近的人。
五城兵馬司夾在各方受氣,似乎也破罐子破摔,然後拿平民撒氣,挨家挨戶的搜尋,搞得一陣雞飛狗跳。
於是到了兩日後的八月初一上朝時,蘭臺寺卿王政站出來彈劾五城兵馬司擾民、順天府失職,一下子將矛頭對準了帝黨的兩個重要位置。
皇帝當政,軍權肯定是首先要抓到手裡的,而管轄京城治安、民生的五城兵馬司與順天府,自然都是他安排的人。
但此舉不僅沒有激怒皇帝,反倒讓他欣喜。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但也正是感到威脅、著急了,才會行此下策手段。
於是皇帝直接訓斥了一番五城兵馬司總兵官與順天府尹後,又著刑部與其配合,早日拿到兇手,然後就順勢轉到了楊公子的事情上。
“朕聞那李昭,前番才助大理寺偵破工部命案,朕尚未來得及加以封賞,便有人當街尋釁,若是不加以懲處,豈非讓功臣寒心?”
這話讓眾大臣都是面面相覷,不是沒有人想到皇帝的意圖,不過他們有各自考慮,這時候都不會出來說話。
而那五軍營的楊將軍,立刻出來請罪,並表示自己已經令楊公子在家中閉門思過,皇帝但有責罰,都是他管教不嚴之罪。
李昭下手注意分寸,只是讓他們昏迷倒地,可能有些後遺症,但是後面很快就清醒過來了。
當然,他們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楊公子只知道自己一醒過來,就迎來了父親的雷霆震怒,然後就是禁足令。
至於楊將軍之後讓五城兵馬司找出兇手,也是尋常事爾,本來他們就是京城權貴們的便桶,有什麼事情都是壓在他們頭上,哪想到這次他們居然會這麼搞。
結果他們被皇帝輕飄飄放過,王政因目的達到,也不再追究,楊將軍反倒得來承擔全部責任了。
眾人心下慼慼,都深感為子女所累者,實乃是家門不幸。
但子不教,父之過,此聖人教誨也,修身齊家都做不到,何以治國平天下?
何況此事一切本就是因楊家父子而起,他們怎麼也不算冤枉。
皇帝就這麼輕描淡寫的去了他的軍權,令他也在家中閉門思過,而其子楊公子,還得帶著他那般不知好歹的幫閒們再去找薛蟠與李昭登門致歉。
之後的朝議云云,自然就跟李昭無關了。
李昭其實也是後來人都來了,才得知了自己還要接受楊公子的道歉。
皇帝在當朝親自下的旨意,誰敢不尊?
而且這一次之後,許多人也算是看出來了,李昭似乎頗得皇帝的注意,那次特意把他加在了封賞聖旨的末尾,後面更是成為繡衣衛,不是偶然。
此時李昭看著那楊公子捂著嗡嗡的腦袋不甘心卻又不得不在自己面前伏低做小的樣子,心裡倒也沒什麼激動。
“既然都到這份兒上了,卻也不必再另外挑個時間了,我陪著楊公子,一塊兒去薛府如何?”
李昭這話讓楊公子心裡恨得牙癢癢,這看起來就好像是自己要跟他道兩次歉一樣。
道歉當然不算什麼,對他的那些幫閒來講,只是道歉算是法外開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