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回、老頑太(第1/2頁)
章節報錯
老太妃原本對於李昭或許還是有些將信將疑,只是她的確是從各方面都想不到李昭沒有把握會隨意亂來的可能,所以才答應讓李昭一試。
有些風險值得冒,對於老太妃來說,如果治好了那不用說,皆大歡喜的結局。
也是因為她已經預感到自己的身體越來越不行,恐怕很難再繼續撐下去了,如果不試一試,那就連可能的機會都不會有。
要是這樣直接死了,那在南安郡王未曾回來的時候,那些所謂的親戚們就會上門來將王府拆散,到時候皇帝都未必肯管,也不好出手管,畢竟都是家事。
但若是她接受了皇帝安排的人,卻不小心被治死了,對於孫兒反倒是個好事情,皇帝會因此心生歉疚,而把這份愧疚轉移到南安郡王頭上。
到時候那邊出手幫南安郡王府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那些覬覦之人自然不能得逞。
然後奔喪的藉口足以讓皇帝大開恩典,讓南安郡王回京。
其實南安太妃的心裡已經有了結親的物件,就等著孫兒回來敲定,當然不會是黛玉,不可能真為了她等兩年。
而只要她留下遺言,讓皇帝親自下旨,讓南安郡王先娶妻再服喪,三年時間怎麼也足夠他搞出個一兒半女來了。
至於到時候要怎麼操作,那就兒孫自有兒孫福,她也管不著那麼多了。
做到這裡,就已經夠對得起夫家,下去也有顏面見她那沒良心早早丟下了他們孤兒寡母的夫君和同樣早早追隨了其父步子的兒子了。
甚至敢說,他們一門兩代忠烈,都是戰死沙場,也夠報銷朝廷和皇室恩典了。
皇帝就算之後還要把南安郡王送回邊塞去,留下子嗣後他肯定也會幫著照應一下,甚至另一個孫兒有皇帝庇護也不用擔心。
老太妃相信這點皇帝還是能做到的,自己不過是給他一個名義出手而已。
至於李昭跟林如海,他們兩個既然如此信心滿滿,那如果治療失敗了,他們為最後的結果承擔代價也是應該的,老太妃自然不會為他們同情。
當在治療過程中,突然聽到了老太妃的心聲、還是這樣的想法時,李昭險些手一抖,差點直接將她人中穴戳穿。
還好今時不同往日,他早就過了那種被一些因素干擾就完全失了方寸的時候,冷靜得很快,輕舒了口氣然後才繼續。
只是心裡面卻暗自嘆息,這老太太真是為了家裡操碎了心啊,就算知道自己是會被利用的,卻也沒法生氣。
當然可能也是因為他有自信,知道那種可能不會發生。
有著“牽引符”,他不擔心穴位會找錯,每根針都刺入了特定的穴位,然後釋放靈符將裡面的靈氣透過那些針匯入對應的穴位。
首先是溫養穴位,之後慢慢地匯入體內,在她的經脈中運轉、疏通。
人老了,這體內的各項功能就會衰竭,其實一個很重要的表現,就是經脈阻塞,氣血流通不暢,然後進而導致整體的身體機能下降。
身體這時候其實也會形成一個自我保護的狀態,會將整個生理狀態都減慢下來。
而那種老而彌堅的,則往往是在這方面依然保持著一個不錯的狀態,並透過持續鍛鍊來維持這種平衡。
老太妃光靠自己顯然不行,那就需要來自於外部的刺激。
但是單單針灸也做不到,這時候這些靈氣起到的作用很大,其充沛的生機能夠讓老太妃體內所過之處也跟著重換生機。
也就是因為李昭現在還不懂修真,沒法自己運用支使靈氣,只能藉助符籙,不然也用不著這麼麻煩,直接一個“枯木逢春”之類的法術招呼上,說不定老太妃就沒啥事情了。
效果其實是一樣的,調整身體狀態,讓她煥發“年輕態”,如此自可以延續一段時間。
不過,如果後續沒有持續的靈氣注入的話,那這也是一種飲鴆止渴的事情,因為本質上,這其實也是在透支身體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