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這,就要離開了?”

等站在了榮國府門口,李嬤嬤望著那上面的牌匾,依然有些不敢相信。

她在這服侍了十幾年,對這裡的一花一草一木都很熟悉了,突然要離開,還有些反應不過來。

但李昭要她和他一起走,而且也從璉二爺那裡求來了這個恩典,有平兒在,璉二奶奶那邊應該也是沒什麼問題的,而他們自己院裡的人,當然自己就可以做主了,府上更不會有人來管。

李嬤嬤雖然對這裡的人和事有些留戀,但還是決定聽李昭的。

主要是她也同樣擔心,李昭這貿貿然地,什麼都沒準備,對外界又沒什麼瞭解更沒什麼人可以幫助,跑出去怕撞個頭破血流。

有她在身邊,起碼多個人照應。

她也做不了什麼,但是照顧人、幫忙守家這樣的事情還是可以地。

李昭這時笑道:“嬸嬸若是不願意,我再回去向二爺說一聲……”

李嬤嬤立刻嗔怪的看了他一眼,說道:“只是還有些不習慣,你可想好去哪裡了?”

李昭想了想道:“我攢了些錢,咱們先在寧榮街上找個地方安頓下來……”

賈家不止在城外有許多莊園,在城內也有一些商鋪,還有這寧榮街,也屬賈家所有。

這裡住的本來就都是與賈家有關係的人,有親眷也有僕人。

當然也有一些普通的民戶,但不多。

作為一個大家族賈家可不只是榮寧二府這些人,正經計較起來得有二十房人,都是同一家族的。

除了十二房在金陵,還有八房在京城,就都在這寧榮街上住著。

當然,除了寧榮二府之外,其他多為旁支,但關係也算比較親近的。

像是寧國公賈演,他有四個兒子,這便分做了四房,但並不是單獨排列,而是和榮國府一起,在分家後按順序下去。

除了之後繼承爵位的賈代化、賈敬、賈珍、賈蓉這一房,以及榮國府這邊的賈代善、賈赦、賈璉一房,剩下的就成了“嫡派旁支”。

當然榮國府這邊因為賈母的關係,賈政這二房卻“後來居上”,這是另一回事了——何況此時他們也不算分家,還是算在賈代善這一房裡。

而此時住在寧榮街上的,自然便是以除了這幾個嫡派的“主支”之外的那些個旁支,也就是所謂的“窮親戚”。

有些是依附在那兩房上生存的,比如說年輕的賈芸和賈芹,老一輩的賈代儒和賈代修,還有大部分想要攀關係都攀不上,就算未出五服但多年不曾往來,關係也很淡薄了。

這些人其實也就是佔著一個賈字,比之李昭這樣的還不如。

李昭想要找到住處也很簡單,本就是賈家的奴僕出身,又是主人家主動要外放出去的,更別說那聖旨的影響也似乎已經傳到這裡來了。

所以李昭在李嬤嬤的指引下,找到了寧榮街上的一個外房管事,從他手上租下了一間房子,就提著行李跟李嬤嬤一起在此處暫時安頓了下來。

然後接下來,他們卻還得到附近去買些生活用品回來。

在榮國府的時候,吃穿用度府上都有專門的人去安排,像是李昭作為賈璉的心腹小廝,很多時候都是跟著賈璉吃什麼就吃什麼,完全不用自己去操心。

就算這次回來之後註定要出府,但在院子裡,他要吃東西也不可能不給他吃,自己去廚房拿都可以,反正只要不是被王熙鳳抓到,沒人會因為這點小事就責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