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薛寶釵的顧慮周全相比較,林黛玉說話有時候沒那麼小心,甚至會故意說一些反話、氣話,但貴在真誠,且她真心為人好的話,有時候說話反倒比較直接。

像這樣的,她真正認可你了,那基本也不用擔心她會在背後出刀子,甚至你出了事她還會盡可能幫忙。

雖然是在一定程度內的敢愛敢恨,但在這個時代的小女兒家當中,已經算是難得了,這大概也是為什麼林黛玉和史湘雲在後世較為受歡迎的緣故。

反倒是薛寶釵,經常被人黑。

有些黑的倒也不算錯,但有些黑的就沒道理了,尤其是那些因為厭惡或者做不到圓滑處事就認為她這樣不好的。

實際上她真真傷害過誰麼?

林黛玉的悲劇源於時代、源於家世背景也源於自身,賈寶玉的悲劇同樣如是,將此歸咎於薛寶釵的插入才是可笑的。

這世界上需要林黛玉這樣的直率可愛,也少不了寶釵這般的事故周全。

書歸正傳——

此時紫鵑在旁邊也不禁有些詫異地看了林黛玉一眼,就她跟了小姐這麼久,還是第一次見到小姐對一個下人另眼相看。

這不是說林黛玉就瞧不起那些下人,而是他們確實多半沒什麼能讓她瞧得起的地方。

不過李昭自然是不一樣的,這些日子以來他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她們都看在眼裡。

紫鵑自己就沒少在小姐面前幫他說好話,當然,她心裡面未嘗沒有點兒別的心思。

要說這小廝雖然地位不高,但是李昭跟一般的小廝已然不同,他的能力已經超越了他小廝的地位遠矣,換句話說就是,他前途遠大,是下人中的千里駒。

而且紫鵑跟在林黛玉身邊,知道的事情也多一些。

以李昭這樣地能力和功勞,再加上賈璉和林如海對他的看重,脫奴是遲早的事情,恢復自由身以後,到時候就真有飛黃騰達的可能。

雖然家奴出身會限制他的上限,但看看那賴家的都出了位讀書的公子,焉知他以後不會有更好的出息?

而紫鵑也正是到了思春的年紀,儘管她作為丫鬟,理論上是要跟著林黛玉一起出嫁,到時候做通房丫鬟,但若能夠求得主家恩賜,也可以選擇李昭這樣有錢途的奴僕嫁出去。

甚至到時候兩個人一起外放脫奴,那可就是命運大轉折了。

沒有誰不希望自己是一個自由身,也沒有女子不希望自己是當正妻而非是妾室甚至通房的,本來這對紫鵑來說很難,她沒有多少選擇的機會,但在李昭身上卻看到了希望。

何況就算不說這些,跟李昭打交道的這幾次,李昭的表現也足夠讓他心動。

賈寶玉為什麼能夠讓大觀園裡的姐姐妹妹們另眼相看,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他對於她們的平等姿態,雖然在事實上這種平等並不平等,因為大家多多少少都會哄著他點兒、順著他。

在這個父權社會里,女子們的地位低下,以至於對於一些本該合理表達的訴求,都成了奢望。

雖然賈寶玉看起來沒什麼男兒的擔當,但他那句“女兒是水做的骨肉”,平常對於這些女孩們的疼惜,自然是到了她們的心裡。

不過賈寶玉自己都還有侷限性,他的好,也只是對那些姑娘家。

可對於紫鵑這樣的丫鬟,對於李嬤嬤這樣地婆子,他就還是那番封建主人的態度。

相比之下,李昭在這方面的認知,才是真正的平等,他既不會高看哪一個,也不會看低哪一個,這種姿態在平常都會有所表現,演是演不出來的。

紫鵑也正是被他這份特質所吸引,甚至私心裡說,正因為他這種尊重的態度,才讓她看上了他。

不過她這少女情懷,除了偶爾不經意的流露,肯定還是藏得好好的,就算在林黛玉面前,也不敢說出來。

心裡想是一回事,說出來那不就是有了“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