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什麼的也多很多。

“他們搞隱形戰機跟無人機。”

“什麼?同時搞四個專案?”

就連楊志國都被謝一九的真實目的給嚇到了。

攤子鋪這麼大,也不怕到時候崩了,收不住,到時候哪個專案都沒有成果。

浪費人力物力。

“隱身戰機肯定是未來的主力,但是短時間內是肯定沒法搞出來的,需要基礎上來。而不管是F14還是蘇27,都是為了打基礎,積累經驗。即使搞出來,這兩種戰機在龍牙軍團,很長一段時間也會是主力戰機的……”

謝一九解釋著。

有種花家的空軍發展作為藍本,謝一九絲毫都不擔心。

基礎打下了,唯獨的,也就是時間問題了。

“這樣會分散精力跟資源的。”

楊志國提醒謝一九。

“首長,不是說讓我來做主麼?反正前期都是搭架子,到時候如果不行,再調整唄,前期需要的經費並不多,但是對我們技術基礎提升跟經驗的積累,是有著莫大好處的。”

謝一九明白楊志國的擔憂。

解釋得夠明白了。

不能因為目前沒有需求,就把一些應該提前準備的放下。

牧夏的技術裝備研發跟種花家不同。

種花家是製造一代、發展一代、預研一代、探索一代。

如此的科研模式下,即使一開始落後,在一代代積累的情況下,只要時間足夠,基礎上來了,很快就能擁有最先進的裝備。

牧夏或許是因為國內科研院所有很多私人的存在,各個科研院所的研製都是需要先搞到經費,沒法在沒有訂單的情況下大規模持續不斷地投入到研發中去。

所以,到現在,也沒有形成這樣的科研體系。

“製造一代,發展一代,預研一代,探索一代……”

楊志國跟唐碩等人都被謝一九的這種說話震撼了。

如果真能做到這一點,牧夏未來還會缺乏先進的武器裝備麼?

以前都是先提出需求,然後各個單位競標,由牧夏國防部或龍牙軍團、國防軍等需求單位提供資金進行深入的研究,一直到裝備出來……

“要是這樣,咱們未來就不會缺乏先進裝備了……”

楊志國喃喃地說道。

他沒有再反對。

如同謝一九說的,現在不需要太多經費。

真正需要經費的,是F14跟蘇27的仿製改進工作。

“可如果僅僅靠著我們自籌經費,根本就不足以支撐這個專案,每年國家的財政撥款,都很少……”

康光輝即使也被謝一九的幾代研製體系給打動,可不得不把目前的困難提出來。

缺錢!

牧夏所有的科研院所,就沒有不缺錢的。

“資金的問題,咱們軍團出一部分,你們再自籌一部分,國家還有部分撥款,節省點,問題應該不大。”

楊志國說道。

為了更快擁有綜合作戰能力更強的先進戰機,龍牙軍團不出血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