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蓋式飽和打擊才是火箭炮存在的意義。

洗地神器,可不是白叫的。

導彈太貴,齊射成本太高,無法洗地。

重炮射程太近,距離遠了,夠不著。

“只要把3枚導彈併成2枚,完全可以達到500公里的射程?”

謝一九問道。

“確實可以,射程達到500公里,戰鬥部得降低到180公斤,誤差會擴大至750米左右。”

易楠心情很不好。

這麼大的誤差,有什麼用?

“如果增加慣性制導系統呢?有沒有模擬計算過,成本多少?精度多少?”

謝一九想了想,問道。

750米的精度,對於常規戰鬥部來說,確實太差了。

而且只有180公斤的戰鬥部。

“增加慣性制導,可以把精度提升到200米範圍內,成本需要大約47000。”

易楠說到這裡,臉上稍微有點笑容。

至少,謝一九也知道750米的精度太離譜了。

750米,偏差了老遠了。

只有慣性制導,也能提升一些精度。

聽到成本只要大約47000,雖然比3000高了很多,可精度提升了很多倍。

“那就先把這幾種方案生產出來樣品,這事找徐建邦上校。”

謝一九直接吩咐下去。

怎麼操作,不是他的事情。

他只需拿定主意就行,韓文韜等人搞不定,他就去幫忙,給點思路。

人手由韓文韜他們自己安排,不夠就找徐建邦。

謝一九不知道藍星世界上的M7戰術導彈是怎麼改的。

反正在這裡,改造方案肯定是不同的。

為了節省成本,保持飛行穩定性,防空導彈的外形沒有任何改進。

連火箭發動機跟內部燃料也不更換。

改造的時候,只需把燃料取出來,把一枚導彈從中間鋸斷,分別焊接在兩枚導彈上,打磨後對焊接好的導彈殼體做動平衡,以此保證飛行的穩定性,隨後再進行塗裝。

原來的戰鬥部跟制導系統拆掉,更換新的戰鬥部。

最後再裝入液體燃料推進劑,就完事兒了。

說起來很容易,不過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如此一來,僅僅增加了慣性制導系統的成本以及手工費等。

根據計算,如果改造數量超過3000枚,成本甚至可以降低到35000元一枚。

實在是太便宜了!

至少,在謝一九看來,這樣的價格,廉價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