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西南,殷郊的大軍擋在了鄂順的前路上。

“毛頭小子,不知死活。”鄂順聞報大怒,“如此不知趣,就別怪本侯不念舊情。”

鄂順本想趁著殷郊攻打朝歌時漁翁得利,待雙方廝殺到關鍵時,再揮兵入場,一箭雙鵰,這樣不但能拿下朝歌,還能徹底解決殷郊這個潛在的競爭對手。

若是能讓其在戰亂中意外身死,那就更完美了。

可惜殷郊沒給他這個機會,連朝歌都不打了,卻先來堵他的來路。

“大王子傳令,命侯爺去拜見。”有傳令官來報。

“什麼大王子,大王子十幾年前就死了,”鄂順很是不滿的對訓斥道,“有逆賊敢冒充大王子,企圖對成湯江山不利,眾將聽令,隨本侯前去掃蕩敵寇。”

“末將遵命。”

眾將應道,但心裡卻還是疑惑:侯爺昨天還說讓大王子先去打朝歌,怎麼今天就變成假的了?

“鄂順,你舉兵而來,看來是不認本王了!”陣前殷郊看著鄂順道。

“你說你是大王子,誰能證明?”鄂順說道,“據本侯所知,大王子已經被那昏君處死,倒是你,從哪裡冒出來的,竟想要鳩佔鵲巢,謀奪成湯天下。”

鄂順從來不是莽夫,更是善於隨機應變。

他和姜文煥幾乎同時起兵,一個攻打三山關,一個攻打遊魂關。

儘管都是二十年不曾越雷池一步,但過程卻是截然不同。

鄂順也不止一次失敗,他面對的敵人是一個比一個更強,但在這個過程中,鄂順主動藏拙,示之以弱,所以朝歌一次次把鎮守三山關的精兵猛將調走去共伐西岐,以至在鄂順需要時,能輕取三山關。

但姜文煥就不同了,那是真的莽。傾東魯之力攻打遊魂關,二十年不得寸進,可見其能力有限。而遊魂關守將竇榮,是個正常的守將,除了精通兵法,並沒有什麼異術,也沒有左道之士幫忙。

原著中鄂順都帶著大軍與姜子牙會師孟津了,姜文煥還沒能打下游魂關,得金吒、木吒裡應外合,以法寶斬殺了竇榮夫婦,姜文煥這才得以那些遊魂關。

換成鄂順在這裡,怕是早就攻破遊魂關了。

或者把姜文煥換到三山關,估計再多一個東魯也不夠他敗家的。

但最終,鄂順還是被姜子牙算計了,在和紂王廝殺的過程中,被紂王一刀劈死。

圍攻紂王的有那麼多人,卻偏偏只有鄂順被砍死,這裡面的緣由不得不令人深思。

殷商征伐大軍一次次的從三山關殺奔西岐,給西岐造成了多少麻煩,鄂順的南地大軍沒起到一點牽制作用,甚至屢次放水推波助瀾,姜子牙和西岐豈能不恨?

所以鄂順就悲劇了,在正大光明的戰鬥中被紂王劈死。

但他能不上場嗎?

顯然不能,因為他爹是紂王殺的,而現在,連姜文煥都上場了,他若是不上場,只會被人認為是怯懦,如此一來,還有何顏面和姬發爭奪王位?

等他死後,他的子嗣明顯無法和姜子牙、姬發這些老奸巨猾之輩的對手,只能眼睜睜看著南地大軍被吞併,姬發取代紂王成為新主。

姜文煥這種鐵憨憨,更是無法和姬發相提並論,畢竟他能到朝歌,還是姬發派人幫忙,哪還有臉去爭王位?

鄂順死後被封貪狼星君,一個“貪”字就道明瞭鄂順的所有心思。

……

“原本本王還想著,是不是給鄂侯留點情面,畢竟你我同病相憐,”殷郊說道,“鄂侯此舉,倒是讓本王更容易下決斷。”

殷郊的母親姜王后被紂王殺死,鄂順的父親鄂崇禹也被紂王殺死,正是同病相憐。

“黃口小兒,大言不慚,誰與我將其拿下?”鄂順臉色一沉,怒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