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提出不可能的條件,是在宣洩他的不滿:只讓一個天仙境的童子去請,是不是太自視甚高了!

難道是師尊曾經向他透露過此事?

但師尊也沒跟他有過交集啊!

南極仙翁不懂了。

“師父,等等我。”白鶴童子沒反應過來,見南極仙翁都要出玉虛宮了,這才跟上。

……

“貧道南極,見過陝州侯。”澠池侯府,南極仙翁見到奇計,當先見禮,“小徒白鶴失禮,還望侯爺見諒。”

“南極仙師多慮了,本侯豈會和一個晚輩計較。”奇計毫不猶豫把自己擺在和南極仙翁一個輩分上,“本侯奉命鎮守陝州,無召不得隨意離開,倒是讓小白鶴誤會了,仙師見諒才是。”

“來來,六耳,給小白鶴道歉,誰讓你齜牙咧嘴嚇唬人的。”

姜子牙撤兵後,六耳獼猴就回到澠池,沒有繼續跟進。

他又不曾出手,沒有戰事,就更用不上他了。

六耳心不甘情不願的施禮賠罪,白鶴童子也是一臉不高興的接受,像是兩個置氣的孩子。

“孩子的事就讓他們自己解決吧,仙師請進。”奇計邀請南極仙翁入內。

入內坐定,南極仙翁沒有說話,仔細打量奇計,卻看不出來到底有什麼值得師尊重視的地方。

“仙師若是有事,就請直言,”南極仙翁剛想探出神識感應,就被奇計打斷,“其他會讓人誤會的事,還是不要做的好。”

奇計也不是第一次見南極仙翁,水滸世界的皇帝是他下凡,西遊世界的壽星翁是他的分身,就是在這個世界化身白孚子時,也曾和南極仙翁並肩作戰。

然南極仙翁已經沒有了前面世界的記憶,也不知道白孚子就是他,還以為這是第一次見面。

被道破心思,讓南極仙翁知道面前此人不凡,沒敢再放出神識,於是說道:“侯爺可知封神之事?”

“三教簽押封神榜,本侯略知一二,仙師有何指教?”奇計故意問道。

“當年我闡教玉虛十二上仙犯了紅塵之劫,殺伐臨身,而且天庭三百六十五路正神缺失,影響了天地秩序穩定,又趕上人間王朝更迭,”南極仙翁道說道,“於是玉虛宮三教簽押封神榜,福源深厚者,得其仙道,其次者成其神道,最次者入輪迴。”

“而今人間戰爭已畢,封神榜幾欲填滿,正是封神之時,所以貧道來與侯爺商議。”

“仙師怕是找錯人了,”奇計笑道,“你三教簽押封神榜,本侯享的是人間富貴,似乎與貴教沒有關聯。封神之事,仙師來找本侯又有何用?”

“不然,侯爺名下有幾位將軍,乃是天定封神之人,怎能說與封神無關?”南極仙翁道。

如果只是別人好說,如鄭倫、陳奇、高明、高覺這種實在不好替換,不然南極仙翁為什麼要來與奇計商議?

“依仙翁所說,福源深厚者成其仙道,其次者死後封神。”奇計反駁道,“本將麾下大將既然未死,那就是父元素深厚,可成仙道,為何要去封神?難道成仙不好嗎?”

“侯爺所說不無道理,然侯爺就確定,他們人人都能成仙?”南極仙翁道,“要知仙道渺茫,九天雷罰之下,誰也不敢說自己就一定能扛過去。”

“況且封神也未必不好,天庭正神歸位後,權柄大增,號令三界,是唯一正統,封神未必不是一個好出路。”

“以後天地秩序澄清,就算成就了仙道,也免不了去天庭走一遭,又何妨現在就去?”

“仙翁所言不無道理,但他們好好的活著,本侯總不能讓他們自殺去封神吧,天下間沒有這樣的道理。”奇計說道,“本侯可以答應仙師,讓他們去封神,接受天庭詔令,但卻是要與其他有所區別,以肉身封神,否則本將說服不了他們。”

肉身封神,和原著中李靖、楊戩等人的肉身成聖還不一樣,肉身成聖就所謂的成就仙道,可以選擇入職天庭,也可以拒絕;而肉身封神,就是以肉身成就神道,卻是必須聽從天庭的詔令。

與死後封神不同的是,儘管也必須聽從天庭的詔令,但卻可以自主修煉,而不是必須依靠香火,受制於封神榜、打神鞭,自主性就大得多。

如此,奇計也算是對他們有個交待了。

“可以。”南極仙翁想了想,肉身封神除了能自主修煉,也沒什麼不同,於是就答應了。

他又不是天庭之主,就算最後除了問題,也是天帝的事,跟他南極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