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童太傅和高太尉那裡,本官自有對策,大家無需擔心,牽連不到諸位。”

“此戰,諸位雖然沒有太大的功勳,但諸位的功勞,本官也已經上表,不久朝廷的封賞就將下達。本官在此保證,不允許有任何貪墨功勳和獎勵的行為。”

“若有人嫌功勞太小,此戰未能展現自己的能力,那也好辦,”奇計看著眾將士,“河北邊境遼國入侵,百姓罹難,本官已向陛下請命,率軍前往阻擊遼國,眾位若是有誰願意,可隨本官前往。”

“遼國乃是我大宋百年大敵,幽雲十六州是我大宋切膚之痛,若能擊退遼國,奪取幽雲之地,功勳可想而知。”

竊竊私語再次響起。

奇計展露的未來雖然美好,但卻沒幾個將領相信。

大宋自立國以來就和遼國處於敵對狀態,後來雖然訂立兄弟之盟,然邊境的紛爭從來不少,而大宋始終處於弱勢。

所以儘管知道奪取幽雲十六州是潑天大功,但卻沒幾個將領心動。

實在是過去上百年間,大宋將領的心氣被一次次失敗給打消了,沒有人相信大宋能打贏遼國,即便此刻遼國正在被金國壓著打。

“諸位將軍也不必現在就做決定,待天使到來後,看看陛下的態度也不遲。”

……

汴京。

朝會上,皇帝向一眾文武宣佈奇計已經平定梁山。

四大寇已經消除一個,滿朝欣喜。

唯有童貫臉色不佳,樞密院同樣收到了奇計發來的戰報,宋江一夥被奇計收服了。

這讓他很不滿,這些梁山賊寇可是曾把他按在地上摩擦,讓他丟盡了臉,如今平定的梁山,他自然希望好好整治一番。

但皇帝沒有給他這個機會,昨日收到奇計的奏表後,直接就同意了其一切請求,絲毫沒有和他們這些在場的臣子商議的意思。

童貫知道,那個曾經在他麾下的少年,已經脫離掌控了。

蔡京面不改色,但卻讓人感覺到憋著一團火。

高俅同樣是黑著臉。

很快,滿朝文武都知道了事情的始末,開始對奇計收編宋江一夥的事大放厥詞。

皇帝同樣絲毫不理會這些人的“諍言”,我行我素。

“這幾個月,金國屢次派人來遊說朕聯合進攻契丹,當年童太尉出使遼國後,就開始籌謀攻滅契丹之事,如今遼國不顧金國的威脅,來犯我遍邊境,朕欲舉兵伐遼,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陛下,臣以為可行,臣願領軍出征。”童貫立即毛遂自薦。

伐遼是他多年前就有的想法,終於到開始的時候了。

作為朝中二號人物,童貫一表態,立即就有人應和,蔡京沒有反對,於是很順利的就一致透過。

都是老狐狸了,皇帝話一出口,他們就知道皇帝已經有了決定,哪會出言反對。

“太傅有拳拳報國之心,朕十分欣慰。”皇帝誇獎道,“然太傅乃國之柱石,兩國邊釁,豈能輕動?”

“此戰,就讓祝豹去吧,讓他收編的梁山眾人打頭陣,太傅坐鎮樞密院,以防出現變故。”

“多了,近來地方上報,有賊人王慶,聚眾為亂,攻略州府,其勢越來越大,地方不能制。太傅,朕需要你調兵遣將,將其剿滅。”

“所以這徵遼的事,還是交給年輕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