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計大軍抵達,宋江便沒有了後顧之憂,拜見奇計之後,第二天倒是沒有再攻城,而是在城下挑戰。

孫安自然是被李逵的滿口胡言“激怒”,於是率軍出城迎戰,連敗李逵、楊志、秦明三員大將,最終氣力不濟,被盧俊義擊敗,逃入城內。

次日宋江攻城,奇計到來後,隨行的文士團到位,開始壓制城內,讓宋江攻城時輕鬆了許多,不過雖然擊殺了不少守城士卒,最終依然未能奪取城池。

第三天奇計親自出馬,在城下勸說孫安投誠,在其恩威並施之下,西河守將孫安“幡然悔悟”,當即泣下如雨,反思了自己這些年的錯誤,當場認罪,揭露田虎這幾年的惡行,決定獻城投降。

這個決定讓一眾將士驚怒不已。

你丫可是大王派來鎮守汾州的主將,這還沒打幾仗呢,勝負未明,就決定投降了,玩呢這是!

真要是這麼投降,那幹嘛還要你來,我們自己早點投降他不香嗎?

當即就有之前駐守西河的將領表示反對,甚至在孫安表示自己要投降時,立即就想召集將士奪權。

然孫安準備了這麼久,豈能讓幾個將領壞了自己的大事?

他麾下有十位能征善戰的將軍,俱是法相境武者。這十人之中,有四人是奇計排到他手下輔助他在田虎手下建功立業的,有兩人是孫安自己收服的心腹,等他聯絡上奇計後,才知道還有兩人也是奇計派來河東的……

所以當那些將領想要逼宮時,卻發現自己已經被人圍上了。

而且城外的宋軍已經開始入城。

既然做好了投降的準備,孫安自然是早早把守護城門的人換成了自己的心腹,當他公佈投降的決定時,就開啟了西河的城門,迎奇計大軍入城。

孫安手下最後的兩位將領,見狀苦笑,同樣選擇了投降。

他們又不是田虎的死忠,在活著和為田虎盡忠兩個選擇上,果斷選擇了前者。

他們是奉命投降,嗯,就是這樣。

在孫安的操作下,西河沒有弄出什麼大的風波,在當眾擊殺了五六個法相境及上千紛擾不休的田虎的死忠,頓時安靜下來。

依然不能明說孫安是自己派到田虎身邊的內應,奇計大張旗鼓的讚揚了孫安棄暗投明的舉動,任命其為軍指揮使,率本部兵馬隨行作戰。

宋江目瞪口呆的看著這突然而來的變故,心裡著實佩服。

果然還是祝相公聲威卓著,僅僅幾句話就能勸服敵軍守城大將投降,相比之下,自己當年在江湖上那點虛名根本不值一提。

以後得更加虛心向祝相公學習了。

奇計可不知道宋江腦補了這麼多,入城之後,沒有給宋江休整的時間,命其繼續南下,趁田虎不備,奪取汾州諸縣。

他也將整編好投誠的兵馬後,就地臨時任命官員暫時管理,等待朝廷委任官員。

當然期間對部分有功之人,奇計也不吝於表功,皇帝自然無不可,不少人因此直接轉正,成為地方官。

……

銅鞮,晉王宮。

田虎才痛罵了一番狼狽逃回來的二弟田豹,可還沒過幾天,就收到宋軍已經奪取平遙、介休等縣的訊息,探知具體情報,得知孫安悔過獻城,田虎氣得差點沒吐血。

孫安可是他的患難之交,從他起事開始就跟在他身邊,衝鋒陷陣,屢立戰功,積功升任殿帥之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