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準備在這裡安度餘生?”祝家莊內,奇計問李應道。

“小人原本是被逼無奈,才上了梁山跟著宋兄長,好在後來歸附朝廷,在大王麾下征戰。”李應說道,“如今天下承平,在下自然要回歸故里,安度餘生。”

“這世上,很多事都是身不由己,”奇計嘆道,“你的想法不錯,但未必能如願。”

宋江原本就心向朝廷,明悟己身後更是直接辭官,放下了一切。

但盧俊義可沒有放下,如今有了戒備,可不是朝廷一杯毒酒就能瞭解的。

還有李逵,知道自己原本是窩囊的被宋江帶走,又豈會甘心?

還有林沖,和高太尉苦大仇深,豈會善罷甘休?

一旦朝廷對這些人下手,只怕會再度掀起大亂。作為梁山掌管錢糧的李應,雙方都不會放過。

李應對此心知肚明,所以才放棄了都統制官職,他以為歸隱便能脫離苦海,殊不知當初他也是被逼上梁山。

“既然你回鄉了,這獨龍崗上的土地便全都送與你吧,也算是我對你這些年兢兢業業的回報。”

奇計說這話,沒有避著祝朝奉及三個兄弟,聽得他們臉色一陣變幻。

“大王,這如何使得!”李應推辭道。

這幾年征戰之時,他和奇計沒怎麼打過交道,奇計也沒有因為他之前和祝家莊的關係而施加照顧,這種厚愛,他不敢承受。

“收著吧,不就些許土地,若是有心,就多照應一下鄉鄰便是了。”奇計說道,“說起來,最對不起的是扈成,當年他投奔我時,我曾向他承諾,將來會為他報仇。然到今天,卻是我食言了,這幾年和仇人一起四處征戰,也是難為他了。”

“如今扈成別去他州任職,不會回來,我祝家也將遷居江南,這獨龍崗也只有交於你手才能放心,就收下吧。”

“小人謹遵大王教誨。”李應終於答應下來。

……

“豹兒,你是怎麼想的?”送李應離開,祝朝奉問道。

“父親,三哥如今官居洪州防禦使,我準備讓父親帶著家族遷往洪州安家。”奇計說道,“大哥、二哥只有散職,也去洪州發展吧。”

“四弟,大哥在汴京經營這麼多年,好不容易熬到你封王拜相,聲勢正隆,幹嘛在這個時候讓我離開?”祝龍聲音裡充滿了不滿。

他以為小弟是過河拆橋,不想讓他在汴京享受榮華富貴。

“大哥,你只看到了我如今的顯赫地位,卻不知我已經得罪滿朝文武,一著不慎,便是滿盤皆輸,抄家滅族也不是不可能。”奇計說道,“為保家族,我已決定辭官歸隱。所以大哥若再待在汴京,恐怕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小弟,你這是何必……”祝龍一臉驚詫。

全家人都是這種表情,都沒想到奇計會有這種決定。

“盛極而衰,亙古不變的真理,所以我才決定急流勇退。”奇計淡然道。

“那也不至於要遷到洪州那麼遠的地方啊!”祝朝奉道。

“父親,當年我就曾說過,大宋國運不久,或許再過幾年,這裡就不是大宋的土地了。”奇計沒有再瞞著幾個兄弟。

“四弟,你認真的?”祝彪沉聲道。

“這是大勢,也是天意,誰也無法違逆。”奇計知道祝彪想說什麼,“我無法扭轉局勢,便只能先離開,所以不必再勸。江南倒是能保全,三哥屆時仍大有可為。”

“若是不信的,就再洪州看著,左右也不過幾年的事了。當然,這種事不能往外說。”奇計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