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州,青溪縣,幫源洞。

方臘和別的起義者不一樣,他建制立國後,卻沒有把自己的皇宮建在城中,而是建在幫源洞裡。

那幫源洞廣深百里,方臘當初勢弱時,為了傳教,就以此為據點,逐步發展摩尼教。

因為這洞中隱蔽異常,就算出了問題,也不會被官軍一網打盡。

所以當其立國之後,依然在這裡建造了他的王宮,當然在睦州、歙州也建立了行宮。

此時,方臘端居王座之上,與一眾文武議事。

……

“諸位愛卿也都知道了,祝豹窺破了我們策略,在歙縣不出,調遣幾路兵馬一步步壓縮我們的生存空間。”

方臘年紀不算大,不過四十餘歲,正值壯年,身形魁梧。不過作為摩尼教教主,裝神弄鬼的習慣了,沒有帝王氣象,倒是像個神棍。

“如今我們僅存睦州,上千萬大軍集結於此,糧草的消耗很大,僅憑之前的囤積,不足三月之需,所以擊潰宋軍是當務之急。”方臘說道,“眾位愛卿有什麼好對策,不妨說出來?”

“聖公,宋軍的數量遠超我們,若是一直拖下去,宋軍會越來越多,對我們更加不利,所以固守是不行了,必須主動出擊才行。”聽到方臘發問,左丞相婁敏中率先開口。

“左丞相言之有理,聖公,若是不主動出擊的話,以我們現在糧草儲量,就算敵軍不動,幾個月後我們自己就敗了。”右丞相祖士遠也開口了。

“主動出擊的話,我們這些時日做的事全都白費了。”殿帥府太尉鄭彪說道,“早知如此,還不如及早出兵,至少也能佔據地利優勢。”

“鄭太尉是指責聖公的策略不對嗎?”方垕面色不善的說道。

方臘定下的策略,和丞相等人都商議過,也曾有人表示質疑,是他方垕力挺之下才得以執行,而且還親赴歙縣誘敵。

但誰曾想,那祝豹根本不按常理出牌,都已經有這麼大優勢了一路戰無不勝,居然還能壓下驕兵之勢,待在歙縣不動。

難道他就不想早點完成任務風光回朝?

“臣不敢,皇叔想多了。”鄭彪立即否認,“臣只是擔心失去地利之便,我軍會有很大損失。”

“皇叔和宋軍接戰過,宋軍的戰鬥力真就那麼強?”

“鄭太尉無需懷疑,這次來的宋軍不一樣,真的很強,甚至比聖公的親軍更強。”不等方垕說話,兵部尚書王寅就開口了,侍郎高玉也點頭表示肯定。

在場眾人倒吸一口冷氣,他們可都知道,聖公的親衛軍戰力有多強,尤其是在那種特殊的狀態下,宋軍竟然如此恐怖,是他們所料不及。

方臘倒是沒有意外,他早就得知了這個訊息,沒有讓人宣揚,怕動搖軍心。

現在最後時刻即將到來,也無所謂保密了。

“若是如此,我們主動出擊,未必能勝啊。”有人說道。

“主動出擊已經是必然,否則會是什麼後果你們也都知道了。”方臘說道,“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從哪裡出擊?”

“是杭州方向?還是從這裡出征歙州,直接與祝豹決戰?”

“祝豹帶走了大軍,留下一支軍隊駐守獨松關,若是太子出兵的話,應該能奪取湖州吧?”祖士遠疑惑道。

“之前或許能,但現在湖州已經有數百萬大軍,就算太子全軍出馬,短期能也未必能攻克湖州、開啟局面。”王寅說道,“一旦遷延日久,局勢對我們將更加不利。”

“那怎麼辦?”

“什麼都行不通,總不能等死?”

……

大殿內議論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