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計打量著劉表,也是心裡微動。

記憶中有劉表的形象,但親眼見到,還是有些感慨。

他也是有爹的人了。

“拜見父親大人。”奇計領著兩個弟弟,向劉表下拜行禮。

“嗯,起來吧。”劉表淡淡道,“為父離開這些時日,家裡都好吧?”

他這話,主要是問奇計——劉琦和劉琮都太小了,尚不曉事。

“都好,起初黃巾賊勢大,大家都十分擔心,好在他們沒有來到村裡,後來就聽說黃巾賊被鎮壓了。”奇計說道,“老家人都挺好,長輩們也都很照顧我們兄弟。”

“那就好。”劉表點點頭。

說完這句話,他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場面一下子冷了下來。

他是儒家士子,信奉的是嚴父慈母,在孩子面前總想保持父親的威嚴。有心想親近孩子,但卻不知道該怎麼做。

奇計立即就看出來,對劉琮道:“琮弟,你不是很想念父親嗎,過去讓父親好好看看。琦弟,你也過去。”

劉琮看看大哥,又看看父親,見父親沒有反對,小心走到書桌後面,忽地撲到劉表腿上,哭著道:“爹爹,我想你。”

劉琦也是雙眼通紅,站在一邊不言語。

劉表愣了一下,終於還是抬起手,撫摸著小兒子的後背:“別怕,爹爹在呢!”

氣氛終於緩和,劉琮終於不再害怕,興奮的和劉表說起在家的一些趣事。他年紀小,可不知道老家那些人,都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

劉表也面帶笑容,和劉琦、劉琮兄弟說著話。

他剛過而立之年,放在奇計生活的時代,這個年紀很多人都還跟個長不大的孩子似的,但在這個世界,已是三個孩子的父親,早早的就扛起了生活的壓力。

“老爺,還有個喜事呢,”見劉表興致不錯,劉全說道,“來的路上,就在今天早上,少爺有所突破,已經可以神識外放,進入凝神境了。”

“哦,是嗎?”劉表看向奇計,見奇計點頭,才又說道,“倒是比為父預計的早了幾年,看來這一年你進步不小。”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奇計說道,“孩兒之前只顧讀書,這次來洛陽,一路見到大好河山,心胸開闊,有所感悟,這才能進階。”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表重複了一句,“好,這話說的好,這是你的感悟,你要牢記於心。”

“孩兒記下了。”奇計應道。

“劉全,你先帶琦兒、琮兒去安頓,準備吃食,我再和琨兒談談。”劉表把劉琦、劉琮交到劉全手上,吩咐道。

“是,老爺。”劉全應道,帶著依依不捨的二人出去了。

“看來,這一年的經歷讓你成熟了許多,沉穩了許多。”待劉全出去,劉表看著奇計說道,“不過即便凝神,也不能驕傲自滿。”

“你已經十二歲才做到凝神,數日前為父曾偶遇洛陽令周異,其次子周瑜,八歲凝神;前太尉楊賜之孫楊修,同樣也是八歲凝神;照此看來,及冠之前神識化形大有可能,相比之下,你還差得遠呢!”

“孩兒知道了,定當以此自勉。”奇計說道。

他沒想到,自己來到三國,見到自己的父親劉表後,第一個聽說的名字竟然就是周瑜。

周瑜,東吳大都督,一代梟雄曹操在赤壁就是折於其手;楊修,曹操的主簿,善於揣摩人心,最終卻死在這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