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月的時候,大軍集結完畢,奇計一邊擺出從冀州北上的態勢,另一邊,騎兵早就自雲中、雁門出發,不入代郡,而是準備切斷代郡烏桓撤往草原的道路。

抵達中山國後,奇計還未進攻袁通在中山的據點唐縣,那邊圖離終於發現大漢軍的意圖。於是奇計也不再隱藏勢力,大軍出動,一眾高階文臣武將紛紛出手,很快就打破了唐縣,繼續北上,準備經中山直入代郡。

奇計的目的很明確,先解決機動性更強的烏桓首領圖離,再攻袁通。

畢竟,袁通是走不了的。如果他棄土而逃,奇計會更高興,那樣的話,他是軍隊就不再是威脅,輕易便可擊潰。

圖離發現奇計的目的,想退為時已晚。

儘管從草原包抄的騎兵只有二十萬,甚至不足圖離的一半,但架不住這些軍隊大部分都是在常年的廝殺中存活下來的精銳,有涼州馬騰、韓遂諸部甚至羌人的騎兵,有張繡一直帶領的騎兵,也有從幷州、冀州降軍中精挑細選的精銳……

而魯肅、鍾繇新招募的騎兵,是跟著奇計一起行動的。

不但兵精,而且將猛。

馬騰這個老將就不說了,張繡、馬超、閻行、張遼、關羽、趙雲、曹純等十餘位神通境強者,再加上隨軍的文士,彌補了兵力上的不足。

直接就是正面衝鋒,目標直指圖離的中軍大帳。

圖離在邊境作威作福慣了,那裡見過這許多猛將衝鋒,當年袁紹也無法聚集起這麼多的神通境。

無論他如何調兵遣將,分兵圍堵,這支軍隊的目標始終不變,完全背離了所謂的騎兵戰法。

逃不掉,走不得,那就只能迎戰。

大半天的時間,不到天黑,圖離的數十萬騎被衝的七零八落,被殺的膽寒,很多人在被衝擊後,已經不再遵從圖離的旗令,開始逃亡。

然後就拉開了圖離大軍奔潰的序幕。

一戰定烏桓,圖離未能逃脫追擊,最終戰死。

而後,奇計大軍回師攻取幽州,面對大漢的優勢兵力,袁通只能召集人馬固守薊城,然也不過是苟延殘喘,堅持了一個月就被破城。

不是他太廢,而是奇計率領的這支大軍,集合了三國時代最優秀的一批人,誰也擋不住。

換成正常的世界,或者才能掙扎一下。

袁通選擇投降,他想要奇計解答他的疑惑。

奇計連見都不見,直接將其斬首。

之後一邊派人接手幽州各郡縣,一邊派周瑜率軍,遠征遼東公孫康。

公孫康早已接到朝廷大軍攻破幽州的訊息,面對朝廷大軍,不敢迎戰,出城投降。

而周瑜在奇計的授意下,繼續南下,攻破高句麗,佔據半島,設定郡縣,這才回軍。

此戰從開始到最終結束,不足半年。真正的戰鬥時間很短,都多都是在行軍路上。

建興元年末,奇計返回洛陽。

這是奇計來到這方世界的最後一戰,自此以後,再未領軍出征。

只剩下益州了。

隴早已入手,蜀可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