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張燕的選擇(求訂閱)(第2/3頁)
章節報錯
曹安可不知道自己遭了無妄之災,他在想著怎麼謀奪幷州。
很想然,現在的局勢,南下是不成了,除非能集聚河北四州之力,否則無法與襄陽的同行爭鋒。
自己只有河內和半個河東,艱難的養著十餘萬大軍,想要存活下去,就必須開拓。
南下不行,東面的冀州也難,就只有北面的幷州了。
幷州沒有冀州富裕,人口也沒冀州多,高幹也不是練兵的大家,沒能練出呂布麾下那種實力強橫的幷州狼騎,看起來實力最低,是最好的下手物件。
但再若,也不是他區區十幾萬人能比的。
所以猶豫半天,曹安想到了一個人。
黑山軍張燕。
……
張燕出身黃巾,距今也有二十餘年,曾經的少年飛燕,也成了雄壯的漢子。
曾經,張燕也是風雲人物。
太平軍失敗後,部分潰兵逃奔黑山一帶,與當地的賊寇結合,於是有了現在的黑山軍。
當時黑山軍的領軍人物的張牛角,張牛角臨死前,召集一眾頭領,把大權交給了褚飛燕,褚飛燕為表感恩,改名張燕。
在張燕的帶領下,黑山軍在河北闖出了偌大的名頭,朝廷經歷了黃巾之亂,又有邊疆羌人叛亂,無力制約,最終只能招安,封張燕為平難中郎將。
袁紹竊據河北後,張燕拒不服從,屢屢與袁紹作對,黑山軍趁袁紹不在攻陷鄴城,其中就有張燕的手筆。
正是因為張燕屢屢和袁紹作對,袁紹才無法迅速平定公孫瓚,讓公孫瓚屢屢得到喘息之機,堅持了好幾年。
呂布投奔袁紹的時候,袁紹以呂布為將,攻打黑山軍,差點就把黑山軍剿滅殆盡。但因為袁紹看到了呂布的威脅,竟然起了殺意,讓呂布倉皇逃走,以致未竟全功。
即便如此,黑山軍也遭遇了巨大打擊,損失慘重,待恢復實力,袁紹已經在和公孫瓚的戰爭中佔據全面優勢。
待袁紹平定幽州,據四州之地,黑山軍的勢力進一步被壓縮,不得不小心翼翼,生怕引來袁紹的圍剿。
好在袁紹的注意力放在中原,黑山軍也還安分,這才保全下來。
這麼多年過去,黑山軍沒有太大發展,不過數十萬軍民還是有的,湊湊的話,輕易能出三十萬精兵。
已經是不弱的勢力了。
曹安覺得,若是能聯絡上張燕,共同攻取幷州,成功的把握會很大,於是就給張燕去信,邀請張燕共謀大事。
……
“各位兄弟,你們也都知道,前幾天襄陽剛剛派出了使者,現在還沒走,今天為兄又接到了河內太守曹安的信,請我們共謀幷州。”張燕在自己的居所召集一眾頭領,“我們被遺忘了這麼多年,這下好了,接二連三的有人找來,眾位兄弟都說說,該何去何從啊?”
“看誰給的錢多,就選擇誰!”有人說道。
“錢花了就沒了,有地盤才有源源不斷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