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徐州三郡,臧霸只派人駐守琅琊這個他起家之地,東海、彭城他壓根就沒管。

他有自知之明,手上的軍隊太少,容不得他佔據太多地盤。其實就連琅琊,臧霸都不想要,但不要的話,荊州軍就能從琅琊進攻泰山,他會被兩面夾擊。

袁譚他信不過,所以只能自己接管。

劉備撤離三郡,奇計立即派張繡帶著騎兵火速前往接管。因為去的及時,劉備只帶走他留在這裡的軍隊,本想一起帶走的民眾被截下。

當然,張繡只是初步安定了東海國和彭城國,因為臧霸阻兵琅琊,他並沒有繼續北上,只是和臧霸派來的孫觀相持,直到奇計委任的太守到來,接管二郡,這才率兵南下。

壽春,奇計已經再次集結了三十萬大軍,以曹操為將,賈詡、郭嘉為軍師,命其拿下下邳和廣陵。

尤其叮囑曹操,廣陵太守曹威必須拿下,死活不論。為此僅有的兩個神通境武者都隨曹操出征。

目送曹操大軍離去,奇計心裡很舒坦,這麼久了,終於有個人能獨立率人出征,再也不會被逼著啟用蔡瑁、黃祖這種人了。

說起來就算投降,曹操的勢力不比蔡瑁、黃祖差,但曹操初來,朝中沒有根基,必須依靠奇計。有曹氏族人在手,隨曹操投降的諸將又被分散到各地,曹操就算再想反叛,他手底下的軍隊也不會跟著他。

所以奇計能放心把數十萬大軍交給曹操指揮。

而他,就安心在壽春等待。

……

“公達,廣陵水軍實力怎麼樣?”壽春城內,奇計問荀攸道。

“大約有三萬人,樓船十餘艘,艨艟鬥艦數百。”荀攸答道。

“我們的水軍呢?”

“大約十萬之眾,樓船上百艘。”

“我們早早的平定了江南,水軍似乎無勇武之地了。”奇計笑道,“讓魯肅、蔣欽、周泰出兵,攻破廣陵水軍,然後沿海巡視,以防曹威從海上逃離。”

“將軍似乎很重視曹威其人?”荀攸不解。

“他只是時運不濟罷了,換個環境,未必就比我做的差了,這種人我可不敢留在身邊。”奇計隨便找了個理由。

否則總不能說這是他的任務。

……

“諸位,荊州軍要來了,我們該如何禦敵?”淮陰城,當初分得下邳國後,曹威就把郡治遷於此地,方便對二郡的控制。

奇計才開始往壽春集結軍隊,曹威就收到了訊息,立即組織眾將議事。

他是很不甘心的,他的事業才有一點起色,就要迎來滅頂之災。

徐州是很富庶,人口也不少,這些年他靠著兩郡,就徵募了三十萬大軍。

這也是二郡能支撐的極限了。

但徐州也有缺陷,士卒的戰鬥力太差了,想要成軍,練成軍道陣勢,必須花很長時間。

而且他所處的位置也很不好,東有大海,西面、南面都是荊州軍的地盤,北面是劉備,兩家都不好惹。

儘管這兩年荊州軍在休養生息,停止了戰爭,但如果他想去捋虎鬚的話,只怕這隻老虎立馬會醒來,吞噬了自己。

之所以不動,是沒有把自己看在眼裡。

曹威十分明白奇計的心思,留著自己不至於讓荊州的威脅更大,避免曹操、劉備兔死狐悲,和袁紹聯手。

他倒是想和袁紹聯手,可惜距離太遠。

他起步太晚,荊州軍大勢已成,但他不甘心就這麼看著奇計成功,所以拼命擴充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