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輪迴者的現狀(求訂閱)(第1/2頁)
章節報錯
建安四年七月,奇計這邊和劉備你好我好大家好時,幽州的戰局也到了最後時刻。
公孫瓚自焚於薊城,代表著橫行北方十年之久的公孫瓚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袁紹佔據幽州,勢力達到又一個巔峰,幽州各地公孫瓚委任的官員紛紛投降。
不願投降的,比如趙雲,在城破後單騎而出,消失的無影無蹤。
神通境的強者,不是陷入大軍之中,想要留下是很艱難的。
公孫瓚的實力還是很強的,否則也不可能在人才濟濟的袁紹手中支撐數年。為了徹底擊敗公孫瓚,袁紹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甚至拉攏公孫瓚的敵人烏桓諸部,封其首領為王,招來烏桓騎兵參戰,這才一步步把公孫瓚逼入薊城,最終將其困死城內。
袁紹的勢力發展起來了,但同樣的,得到袁紹支援的烏桓諸部也同樣強大起來。
“大將軍諭令,封圖離為烏桓大人,率所部駐於代郡。”
“多謝天使,還請天使回稟大將軍,圖離誓死為大將軍效勞。”年輕的烏桓首領感謝道,“天使遠來,下部不勝榮幸,這裡有些草原特產,天使回程時還請帶上,嚐個新鮮。”
“那就多謝圖離首領了。”天使看著圖離,二人相視一笑,十分默契。
“代郡,還不錯。”天使離開後,烏桓首領圖離看著地圖,心裡想道。
圖離正是出身烏桓的輪迴者。
當年成為一個小部落的首領,恰逢公孫瓚攻殺劉虞,因為劉虞素得人心,其部下閻柔、鮮于輔、鮮于聯合銀烏桓、鮮卑諸部,想要給劉虞報仇。
圖離就是那時看到了機會,第一個舉部響應,投入到閻柔麾下,支援他為劉虞報仇。
結果證明,這一步他走對了,閻柔等人聯合了數萬人之多,攻殺漁陽太守鄒丹於潞縣之北,沉重打擊了公孫瓚的勢力。
這一戰後,在閻柔等人的支援下,圖離的部落得到迅速發展,達到三萬人之眾。此後在不斷的與公孫瓚的作戰中,部落迅速融合,戰力得到極大提升。
再後來,袁紹打到幽州,封三郡烏桓首領為王,招烏桓騎兵助戰,圖離又是率先響應,讓袁紹十分讚許。攻破公孫瓚後,圖離的部落已有五六萬之眾,成為遼西烏桓又一支新興力量,被蹋頓忌憚。
所以在最後封賞之時,在蹋頓的干預下,圖離被迫離開熟悉的遼西,被安置在代郡。其北方不遠處,便是鮮卑曾經的王庭彈汗山。
所以來到代郡,圖離的主要對手就變成了鮮卑。而此時,鮮卑的勢力猶在烏桓之上。
蹋頓是想要借鮮卑之手,清除圖離這個潛在威脅。
不過,這也正合圖離之意,代郡雖然差了點,但至少不像遼西那麼偏遠,若是有機會,進入中原更方便。
……
鄴城,袁紹大宴諸將,也開始封賞了新一輪的封賞。
儘管此時袁紹擁立了新朝廷,但本質上卻還是諸侯的思維,沒想過去進行中央集權,依舊如歷史上那般,把幾個兒子分封各州。田豐、沮授多次相勸,也未能打消袁紹的主意。
鄴城的朝廷,和襄陽有點像,三公九卿都有,但卻沒有實權,擁有決策權的是大將軍幕府,中央官員的權力不如地方長官大。
袁譚為青州刺史,袁熙為幽州刺史,袁尚隨侍身邊。唯有幷州刺史,讓袁紹猶豫了一陣。
所有人都關注著,尤其是袁通,十分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