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張濟入武關(求訂閱)(第2/2頁)
章節報錯
拿下平輿後,基本上再沒有遇到大的抵抗,奇計大兵到處,各縣紛紛開城投降,有不願意投降,也被縣人拿下,綁出來交予奇計發落。
劉磐、文聘一路,也只是在汝陽遭遇到抵抗,畢竟這裡是袁氏的發源地。但此時袁氏大部分實力都遷走,這裡只留存了很少一部分實力,沒堅持多久就被攻破,其餘各縣紛紛投降。
自此,汝南之戰告一段落。以汝南郡太過龐大,分汝南南部為新蔡郡,治於新蔡;汝南以北仍為汝南郡,以劉磐為太守,文聘為都尉,駐兵三萬,防備兗州曹操。
同時割江夏北部數縣,外加原汝南新息、弋陽、安陽三縣,置弋陽郡,以黃射為太守。
江夏被黃祖視作自己的地盤,分出去了,自然要讓黃祖同意才行,讓黃射擔任太守,黃祖才不會反對。
待以後找機會把黃射調離,黃祖的影響力自然就隨之降低。
做完這一切,奇計率大軍返回,臨走之時,特意從富陂帶走了一個叫鄧當的軍司馬,拔擢其為校尉。
沒錯,奇計來汝南的另一個目標就是呂蒙。
這個世界沒有了孫策,鄧當到現在依舊在富陂縣軍任職,呂蒙自然不會南渡。調查清楚後,奇計就把鄧當調到自己軍中,讓他帶著家人一起出發。理所當然的,呂蒙隨之而行
雖然呂蒙年紀尚小,才十八歲,卻已經從軍數年,是縣兵中的屯長了,實力也到了先天境,調集到自己麾下後,以其為軍司馬。
……
結束汝南之戰,安排好後續之事,時間已經來到建安元年6月。
從汝南撤軍是迅速的,而且是不得不為。
因為一個月前,張濟已經從關中殺入武關,到了南鄉郡境內。
雖然南鄉太守能據城而守,但卻無法阻擋張濟軍的肆掠。
今年關中饑荒,根本養活不了那麼多人,僅有的一點東西都被勢力更強的李傕、郭汜瓜分了,張濟不想被餓死,自然要尋找出路。
所以他把目標放到了南陽。
畢竟南陽距離關中不遠,過了武關,就是南陽——現在的南鄉郡。
張濟麾下的兵馬不算太多,一萬餘人,大部分都是騎兵,有八千餘騎,全都是曾經的西涼軍精銳。
曾經十餘萬眾的西涼軍,被幾人瓜分之後,互相攻伐數年,到現在大約還剩四五萬騎,李傕、郭汜麾下就佔據了大半,張濟麾下還算多的,其餘上萬人,分佈在各個將領手中。
多出來的部分,是張濟這幾年新徵募的軍隊,因為失去了戰馬來源,失去了財富基地,已經養不起新的騎兵了。
可以說,現在這八千人,死一個少一個。
騎兵雖然不能攻城,但鄉、裡是擋不住這麼多騎兵的,張濟在南鄉郡內大肆搶掠,嚴重影響到南鄉乃至南陽的秩序,襄陽也為之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