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去了一個來了仨(求訂閱)(第2/2頁)
章節報錯
於是田豐、沮授、辛評、審配、郭圖、逢紀、許攸等,紛紛勸袁紹再立天子,理由十分充足。
經過眾位謀士的轟炸,袁紹認可了擁立天子的計劃,接下來就看要立誰了。
這又得一番爭鬥,誰都想自己推薦的人上位,哪怕沒有一絲權力。
……
長安,一眾西涼軍武將鳩佔鵲巢,分列而坐。
“諸位,爭論了這麼多天,該有個結果了,大漢不能沒有皇帝,這是共識。”面對這些西涼軍悍將,牛銅侃侃而談,“劉協的兒子劉馮,年紀不大,又受到驚嚇,身體不好,最適合這個位置了,還不用擔心他暗中對付我們。”
“若不盡快確定帝位歸屬,一旦關東有人擁立新天子,我們的局面就更加不妙。”
“這局面,還不是你造成的。”李傕罵道。
“大司馬,現在不是抱怨的時候,”牛銅笑道,“不知大司馬意下如何?”
“無需再爭,就他了,讓人看著別餓死就行,公卿諸官,皆由我們擔任,不給他任何機會。”李傕說道。
“沒錯,就這麼辦!”一眾武將附和道。
……
揚州,九江。
“代漢者,當塗高也!”壽春城內,袁術聽聞天子被殺,喜上眉梢,“漢室國祚已盡,吾當取而代之。”
這兩年,袁術可謂極為順利,早不復當年被曹操追殺的慘狀。就算沒有了孫策,依舊憑藉聚集起來的雄厚實力拿下了廬江,又自稱徐州伯,對徐州充滿了赤裸裸的慾望。
尤其是劉備接掌徐州後,因為世家大族根深蒂固,劉備其實並沒多強的實力,就算麾下有關羽、張飛這等猛將,也只能苦苦支撐。而呂布到徐州後不久,袁術就聯合呂布,讓呂布襲取了劉備的後路,逼得劉備丟了徐州,妻子都被呂布俘虜。若非袁術食言,拒絕支付給呂布的大批糧草,估計劉備直接就被呂布滅了。
而今,劉備被安置在小沛,剛好和呂布調換了角色。
袁術是看不上呂布的,否則當初也呂布投靠後,也不會被逼得離開。如今呂布佔據徐州,對袁術來說更好,他不像劉備那麼能收買人心,袁術自信能從呂布手裡奪取徐州。
哪怕呂布是迄今為止唯一的一個神通境強者。
所以當劉協身死的訊息傳來,袁術立即就想取而代之,自立為帝。
麾下一種文武知道袁術的喜好,立即奉上吹捧之言,好像除了袁術,再無人有資格當這個皇帝。
“主公不可,如今漢德未衰,民心依舊向漢,更希望諸侯討伐西涼軍,為天子報仇,此刻稱帝,必將自絕於大漢,還請主公三思。”一眾吹捧聲中,唯有謀士閻象別具一格,出言反對。
袁術聞言立即拉下臉,知道袁術心思的眾文武立即開始對閻象討伐。
兩天後,孫堅之子孫權向袁術獻上傳國玉璽,進一步堅定了袁術稱帝的決心。
作為回報,孫賁被任命其任命為沛國相,交還孫堅部眾,命其率兵驅逐沛相陳珪。
然後袁術就讓手下相士張鮍,選個吉利的日子,準備昭告天下,登基稱帝。
然還未等袁術行動,就傳來劉表在襄陽擁立光武帝之子楚王劉英的後裔劉廣為帝,改元建安,以今歲為建安元年。
訊息傳來,袁術大怒,還未等他商議好應對之策,幾天後,冀州袁紹擁立趙王后裔於鄴城、西涼軍擁立劉協長子劉馮於長安的訊息又傳到壽春。
於是袁術再等不及,立即昭告天下,言漢室國祚已亡,幾位天子皆為偽帝,而袁氏出自於陳,乃大舜之後,以土承火,得應運之次,建仲氏皇朝於壽春,置公卿,以九江太守為淮南尹,祭告天地。
接連傳出的訊息,讓大漢各地諸侯目瞪口呆。
前一刻還在為大漢失去了皇帝而憂慮,下一刻大漢就有了三個皇帝,去了一個來了仨,外加又附送一個袁氏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