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繇出曲阿,乘船至丹徒,入大江前往牛渚大營,那裡已是丹陽境,劉繇麾下大將樊能、張英據此對抗袁術和吳景。

說起來,三人關係很複雜,袁術當初逃到九江,殺死刺史陳溫,自領揚州牧,而劉繇也是朝廷委任的揚州牧。

劉繇佔據吳郡北部的曲阿一帶,以及丹陽沿江數縣,而此時的丹陽太守吳景,是袁術委任。當初因為袁術佔據九江,劉繇不能到任,是在吳景的接應下才得以在曲阿立足,但後來卻因為吳景和袁術的關係,驅逐的吳景。

所以吳景是有怨言的,在擔任丹陽太守後,一直針對劉繇,始終霸佔著宛陵,不給劉繇擴充勢力的機會。

這次劉繇兵敗曲阿,返回丹陽,估計圍繞丹陽會再起紛爭。

……

接管丹徒後,吳郡徹底掌控在手,奇計也終於鬆了口氣。

此次東征的目標已經完成,還剩一個丹陽郡,是故意留給劉繇的,防止他臨死反撲,給自己造成太大傷害。

此戰七萬大軍折損三萬,但剩下的四萬人,實力進一步提高。而且經過這麼久的戰場廝殺,終於融合到一起,再不分彼此,再稱荊州軍已經不合適,而是稱為安遠軍。

安遠將軍的軍隊。

有劉繇留下來的物資,奇計並不擔心善後問題,他留下霍篤鎮守曲阿,自己帶人回了吳郡。

為了方便處理江東三郡事務,在吳縣,奇計以張昭為安遠將軍長史,兼吳郡太守,全權負責三郡政務,盛憲則徵為長沙太守,荀攸的兼職去掉。

返回長沙時,他帶走了張允、朱桓,又徵辟了步騭、衛旌等人,留賀齊為會稽都尉,輔助郡丞顧雍守會稽。

……

出征一年餘,再回到長沙,已近臘月。奇計甚至都來不及休整,匆匆安排好長沙事務,就帶著大軍北上。

劉表已發來新的任命,奇計擔任南陽太守。

已近十二月了。

從七月起,天子鑾駕就開始東返,然一路走了幾個月,都沒出雍州地界,被李傕、郭汜翻來覆去的折騰,護駕的朝廷重臣不知道死了多少。

直到本月渡過黃河,進入河東境,西涼軍諸部才放棄了追擊,轉而又自相殘殺起來。

奇計此時擔任南陽太守,就是想著趁機於洛陽迎駕,把曹操阻擋在外。

沒有了天子的名義,曹操的發展大概不會這麼順了。

然而,很多時候,事情的發展不是按照某個人的意志轉移的。

奇計才到宛城,就收到晴天霹靂——天子駕崩。

一瞬間,所有計劃被大亂。

皇帝沒了怎麼辦?線上等,挺急的。

……

弘農,陝縣。

城西數十里處,在天子劉協被殺死的那一刻,紛亂的戰場霎時間寂靜下來。

天雷震震,電閃雷鳴,仿若上天在發怒。

“牛銅,你怎敢真的殺了陛下?”大司馬李傕顫顫巍巍的道。

“牛銅,你找死不成?誰允許你這麼做的?”車騎將軍郭汜也是怒火沖天。

一干西涼軍將領紛紛朝著一個青年武將發威。

他們是無所顧忌,把天子當作傀儡,時不時的帶到營中觀摩一番,但再怎麼樣,也不敢直接下殺手啊。

殺了天子,他們還怎麼混?這下真成了所有人眼裡的逆賊了。

而之前,再怎麼說,他們手握天子,代表著朝廷,可以透過封官許願,拉攏關東諸侯。

現在,因為這個人,一切都完了,關東諸侯又該聯合起來討伐他們了。

“諸位將軍都是前輩,原本末將不該多言,”那牛銅在眾人言語圍攻中絲毫不怯,“但事已至此,諸位說再多又有何用?”

“當初諸位就不該答應放天子東歸,否則哪有這麼多事?同意了又返回,反反覆覆,半年來出了多少事?期間多少朝廷重臣死在途中?若是天子返回,諸位覺得他會怎麼對待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