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時光飛逝(第2/2頁)
章節報錯
奇計沒有馬鈺的心態,會不厭其煩的講解,往往他只是教會之後,讓周正安自己練,每過一段時間,就考校一次,然後為其解惑。同時也把自己當年的經驗拿出來,讓周正安每天上下山鍛鍊身體。
奇計所居山峰,跟古墓派是鄰居。古墓派雖居古墓,但不代表就不出來了,否則何以養蜂?只不過活動範圍很小罷了。奇計搬來此地,已不止一次見過林朝英的那個丫鬟,也見過他的僕人孫婆婆,但沒有過交集,甚至點頭之交都算不上。
而逐漸長大的李莫愁,卻不止一次見過,還是小孩子的李莫愁,天真爛漫,絲毫看不出三十年後的赤練狂魔跡象。
古墓派確實不弱,林朝英的那位丫鬟是一流境界,就連孫婆婆也步入二流,再過個三十年,李莫愁也是不折不扣的一流高手。
周正安繼承了周伯通的聰慧,資質不錯,精修三年,全真心法達到小成,步入三流之境,於是奇計開始傳授其全真劍法以及金雁功,當週正安滿二十歲時,全真劍法及金雁功已經小成,在三流境界中也算個高手了。
這才是武者的常態,除非是哪種運氣逆天的主角或者奇計這樣開掛的人,否則三十歲後晉入二流之境才是正常。
十餘歲的李莫愁,也開始修習古墓派武功,但她顯然是多動的性子,經常跑出來,滿山亂竄。儘管有孫婆婆看顧,但時間久了,不可避免的會遇見周正安。
奇計沒有跟周正安說過古墓與全真的恩怨,所以周正安對年幼的李莫愁沒什麼惡感,反而很喜歡,偶爾也會陪她玩耍。奇計不止一次遇見,也就認識了李莫愁,但也僅以長輩的身份誇讚了幾句,沒有過多的接觸。
周正安武功小成後,奇計不再將其拘在自己所居的山峰,而是讓其返回山門,居於教內,與諸位門人弟子切磋,叮囑其好好修煉,有機會可以出去歷練,等閒不讓其回來。
轉眼又過兩年,這些年中全真七子輪番下山行走江湖,三代弟子多有跟隨,周正安也數次隨行,增長了不少經驗。因為他不在,李莫愁數次來尋未果,漸漸也就不再來。
在某次全真七子大都下山時,古墓派的掌門又把一個嬰兒從重陽宮抱了回來,古墓派有限的幾人終於聚齊。
奇計冷眼旁觀,沒有多餘的行動。十五年來,他只在接周正安的時候下山一次,期間再未下過終南山。
十五年的修煉,他感覺又到了一個巔峰,九陰真經已是大成,全真心法也只差一個契機就可再次突破,全真劍法率先圓滿,使用起來已是信手拈來,再無套路可言,就連獨孤九劍這個全靠悟性的劍法,在未曾多練習的情況下,居然也達到小成之境。
至於其他武功,他依舊未修習。
除此之外,他這些年做的最多的,就是看書,全真教的收藏大多是道家典籍,雖然不如少林藏經閣那般有名,但藏書量還是不少的,十餘年下來,奇計幾乎將其翻閱了一遍,各類道家典籍熟記於心。
當然,五行八卦、術數易理、器樂醫藥等也多有涉獵,而且成就不小,就連梵文,也從王重陽留下來的手札中學會。
他在數年間晉入一流,十餘年後依舊如是,這十餘年看似浪費,卻為他打下了渾厚的基礎,為此,奇計不曾後悔。
再有兩年,郭靖南下,射鵰的世界將進入高潮,宗師高手陸續現身,奇計覺得,是時候再進一步了。
宗師高手,是要打通奇經八脈。所謂奇經八脈,是為任脈、督脈、衝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凡此八者,皆不拘於經,故曰奇經八脈。
正是因為不拘於經,所以衝開關穴的難度很大,與十二正經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所以一流高手常見,宗師高手難尋。整個射鵰神鵰世界,也不過雙掌之數。
這八脈中,又以任督二脈最為關鍵,也最為困難,然一旦打通就算是達到宗師巔峰。在奇計原本的世界裡,無論是什麼作品,打通任督二脈的都是絕頂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