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一入手,奇計就知道自己預料錯誤,這玄鐵重劍,可不是小說中的七八十斤,至少有兩三百斤重,即便以奇計此時千斤之力,拿起來不難,想要如臂使指就不不用想了。

見奇計重劍入手,大雕再次撲擊而來。奇計運力揮劍格擋,重劍無鋒,但重量十足,在奇計手中威力大增,大雕知道厲害,不敢硬接,移步躲過,再次向奇計撲來。

因為重劍,奇計的速度大減,移動困難,竟又被大雕逼到十分窘迫的地步,直到體力不支重劍落地,也未能擊中大雕一次。

“好吧,雕兄你贏了。”奇計躺在地上看著自鳴得意的大雕,不服氣道,“明天繼續。”

帶著重劍下了劍冢,第二天清晨,依舊服下大雕銜來的兩枚蛇膽,行功之後,再度拿起重劍與大雕對練。

半個月的時間,奇計感覺氣力大增,重劍也愈發得心應手,在與大雕的對練中逐漸佔據上風,最終又將其壓服。

這天暴雨驟降,大雕又帶奇計來到一個瀑布下,知道楊過經歷的奇計不用大雕示意,主動下到瀑布下的巨石上,迎接山洪的衝擊。

他內力雖強,但初次接觸此種練功之法,自然不順,十分狼狽的被衝入水中。反覆數次,才終於在巨石上站穩,開始在瀑布下練劍。

全真劍法精妙無雙,但處於瀑布之下,自然沒有那麼多變化,僅有刺、擊、削、劈寥寥幾個基本招式。他功力深厚,一刻鐘後,奇計已經能以重劍挑飛隨瀑布而落的碎石。

這場大雨足足下了兩天,期間奇計只上來過一次,吃了兩枚蛇膽。等到雨停之後,奇計感覺自己的實力有了長足的進步。力氣大增,幾近兩千斤,使用重劍已如尋常,內力在山洪的衝擊下凝練的更加精純,大雕此時已完全不是敵手。

但奇計並沒有出谷,而是取來劍冢裡的青鋒劍開始練習。所謂的青鋒劍,是奇計命名的劍冢的第一柄劍,他自己的那柄長劍,之前在為獨孤求敗修墳刻碑時已經損壞。

使用重劍太久,他對自己的力氣把握失準,行動間破壞力太大,失去了平衡。奇計知道這是自己尚未達到舉重若輕的地步,心境、控制力跟不上暴漲的實力,所以留下來繼續鍛鍊。

大雕不再陪練找抽,奇計只能自己練習。一天重劍,一天輕劍,如是半月,他終於做到了舉重若輕,做到了對自己力氣的絕對把控。

境界上依舊是一流,但奇計覺得,和剛突破時的自己相比,現在能打兩個當初的自己。

是時候出山了,畢竟此行的目的還未完成。

“雕兄,就此別過。待我江湖事了,再來相見。”群山之中,奇計對大雕說道。此行,他帶走了劍冢裡的青鋒劍。

重劍雖好,但與他道路不符,只能捨棄。

大雕居深山幽谷,不見生人,奇計要走,依依不捨的送到這裡,再往前,就是有人煙的村落了,只能止步。

大雕哀鳴,充滿了不捨之意。或許此時的大雕還年輕,不似後來見楊過時,毫無離別之意。

奇計默唸道經,壓下悲寂之意,拱拱手,轉身離開,任由大雕立成石。

出山之後,在襄陽城休憩了一晚,洗去煩雜,第二天就離開襄陽,向著大理方向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