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不料,他這一去,竟帶回了你,莫不是冥冥中的天意?”王重陽似在自言自語,“華山論劍,為兄的傷勢瞞不住那些人,也就是處一功力未到,看不出玄機。如今歐陽鋒已至,在外覬覦真經,一旦為兄死去,就是他出手奪經之時。”

“我本不欲全真弟子修習九陰真經,但你既如此說,也罷,給你一觀又如何。”王重陽說著,起身移開蒲團,揭開青石板,拿出裝著九陰真經石匣,遞給奇計,“你有兩個時辰。”

“師兄,為什麼?”如此簡單達成目的,奇計卻沒有第一時間接過。一向高冷的王重陽突然像個老婆婆如此絮叨,反倒讓奇計多了疑慮。

話雖未說完,但王重陽明白奇計的意思。

“只因為兄看不透你啊。”王重陽忽地嘆道,“從見你的第一眼就有這種感覺,唯一能確定的,是你對全真沒有惡意,其他一無所知。”

“但為兄還是願意賭一把,你是有宿慧之人,為兄不確定你知道多少,但記著,現在的你,沒有參與的資格。”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即便為兄不允,你大概也不會像伯通、馬鈺他們那樣遵從,還不如現在就同意,以防為兄身故後出現變故。”

“多謝師兄。”奇計這才接過石匣開啟,略帶顫抖的拿出經書翻看。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是故虛勝實,不足勝有餘。其意博,其理奧,其趣深……”

不到兩個時辰,奇計就已經記下所有內容,包括最後一卷的梵文總綱。

“這是總綱的翻譯,”合上經書,王重陽又遞過來一張折起的紙,顯然是知道奇計不懂梵文,“以後有機會,可以學學梵文。”

當最後的總綱記下之後,偷眼撇見功法欄已經出現了九陰真經(未入門)幾個字,奇計這才交還。

王重陽依舊收起藏好,燒掉翻譯的總綱,叮囑奇計:“千萬不能讓伯通知道,你就當從未見過這經書,也別打亂為兄的安排,去吧。”

“師兄,還有《先天功》呢!”奇計再次道。

“《先天功》已交換給段皇爺,你若想學,自尋他去,走吧。”

“師兄保重,小弟去了。”奇計鄭重道。

他知道,這一別,再見面時,就到王重陽臨別之際了。

……

接下來的日子,王重陽開始安排後事,讓驚聞此事的眾人震驚不已。直到王重陽臨“死”前,奇計才再次在重陽宮見到了王重陽。

劇情如舊,王重陽想要燒掉九陰真經,最終不忍,長嘆一聲,說道:“前輩畢生心血,豈能毀於我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要看後人如何善用此經了。只是凡我門下,以後決不可習練經中武功,以免旁人說我奪經是懷有私心。”說完以後,閉目而逝。

奇計隨著眾人守靈,果然到了夜裡,歐陽鋒帶人來襲,周伯通敵不過,讓歐陽鋒搶到真經,卻被詐死的王重陽以“一陽指”破去“蛤蟆功”,倉皇而逃。

南火克西金,驟然相逢,歐陽鋒完敗。

一陽指極耗精神,周伯通見王重陽盤坐在供桌上,只以為師兄是在運氣養神,當下不去驚動,吩咐躲在後面的奇計照顧師哥,奔去接應眾師侄。

敵人來襲後,奇計一直躲在王重陽的靈柩後面,這一次,他算是見識到全真七子的真實武功,同為二流,卻比他高了不止一籌;也見識到周伯通和歐陽鋒交手時的威力,其聲勢簡直不亞於驚雷,遠不是如今的自己可比擬的;更見識到王重陽以“一陽指”破去“蛤蟆功”的神威,這也是此生唯一的一次了,更有一種“此乃天人”之感。

“師兄,走好。”周伯通離開後,奇計上前道。

“師弟,為兄去了,以後全真就拜託你看護了。”王重陽說完,閉目長逝。

等周伯通等人回來,奇計已經再度安置好王重陽遺體,只不過需要再換副靈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