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案情爭論,平起平坐(第1/2頁)
章節報錯
沉默是金,但是現在的潘建國,看著一個個沉默的下屬,他寧可他們丟掉這些金子。
“你們互相咬的時候一個比一個給力,怎麼現在連個屁都放不出來了?”潘建國心想。
“潘局,兇手的兩次拋屍行為看似一模一樣,但是還是有一些細微的差別的。”
肖志剛開口打破了尷尬的氣氛。
“比如說早市拋屍案兇手選擇清晨拋屍,西峰道拋屍案,從目前情況來看,兇手是在凌晨拋屍的。”
“早市拋屍案,兇手在黑色塑膠袋上留下了指紋,但是在西峰道拋屍案中,兇手沒有留下任何指紋。”
“是說明兇手作案更謹慎了?還是因為兇手拋屍的經驗更豐富了?”
“但是我有個疑問,既然第一次拋屍兇手就沒有在意會留下指紋,之後的拋屍行為還有遮掩指紋的必要嗎?”
“此外還有,早市拋屍案,兇手煮屍所用的調料裡有孜然,為什麼西峰道就沒有?早市拋屍案屍塊的切口處層次不齊,就像亂砍亂剁一樣,而為什麼西峰道拋屍案裡受害人手掌的切口處比較整齊,兇手應該是刻意找關節處去分屍的呢?”
肖志剛丟擲了幾個問題。
“撒隊長,你說呢?”潘建國聽了肖志剛的分析,看向撒日勒。
“潘局,我認為啊兩次拋屍行為無論是裝屍塊的袋子,還是經過煮熟後再拋屍的行為,說明兇手是同一人這是沒有任何疑問的。”撒日勒說到這裡,挑釁似的看了眼肖志剛繼續說了起來。
“分析這些沒有用,兇手的心態是變化的,兇手反偵察的意識也在增強,所以西峰道拋屍沒有留下指紋是符合常理的。”
“至於兇手煮屍塊所加的調料不同,也能是問題嗎?你家裡能有煮一個人的鍋啊!既然沒有,分屍後再煮,加的調料不同又有什麼可值得懷疑的嗎?”
“至於切口的問題,兇手隨著分屍的程序,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啊,所以受害人手掌斷裂的切口處比較整齊。”
“我認為,現在目前的調查方向有兩個。”
“嗯,咳咳。”說到這裡撒日勒停頓了一下,咳了兩聲,為了他接下來的話做著鋪墊。
“首先,抓緊排查西峰道周邊的街道,尤其是一些夜市的攤販這一類的經營者。如果是凌晨拋屍,這個點正是他們收攤回家的時候,有可能會有人看到。”
“其次,就是想法設法確認受害人的身份,這次我們應該擴大失蹤人口的調查範圍。比如說,我們之前調查了本市的失蹤人口,現在是不是可以擴大到全省呢?”
“媽的,就這兩條也值得你咳嗽兩聲?”肖志剛心裡直罵。
撒日勒的建議也就是常規性的調查手段,工作量極其大,不少人聽了之後都是皺了皺眉眉頭。
“我看目前也只有撒隊長這個辦法了。”撒日勒說完,段文輝又在支援他了。
“同志們,這個案子影響太惡劣了,現在社會上都說咱們Z市出了個吃人的惡魔,這是什麼?這是我們公安隊伍的恥辱。郝市長一大早又打電話來催辦了,迫在眉睫啊,經局黨委研究決定成立專案組,我親自任組長,肖志剛、撒日勒任副組長,一定要在月底前破案。”
接著,潘建國示意梁同書解讀專案組的工作紀律和人員結構。
這麼一來,肖志剛和撒日勒在專案組裡算是齊平了,沒有上下級之分了。
其實這也是潘建國的無奈。
因為早市拋屍案之前的插曲,他接到了好幾個電話。
第一個是市檢察院馮檢察長打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