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吳三桂在得知四十二章經的事情之後,找出了自己的那本正藍旗四十二章經放在書桌上,在書房裡轉來轉去也沒想到要怎麼處理這件事情。

吳三桂對現狀其實挺滿意的,現在平西王府在雲南民心所向,一家獨大,手底下也是兵強馬壯;而滿清朝廷現在對吳三桂也的確是很不錯,雲南的所有事項都全權委託給吳三桂!雲南現在差不多就相當於名義上是屬於滿清,實際上卻屬於平西王府。

至於造反?吳三桂這會真的還沒有這方面的心思,滿清現在已經完全掌控了北方,南方也只有廈門臺灣沒被掌控。

而且滿清現在嫡系部隊有超過十五萬的八旗軍,這些人可不是後世經過腐蝕的八旗子弟,而是剛經過戰爭洗禮的精兵強將!另外滿清還有蒙古的二十萬鐵騎,還有最少二十萬的綠營(降兵),而吳三桂現在直系部隊也才堪堪三萬出頭,根本沒法跟滿清抗衡!

另外吳三桂自家明白自家的事情,吳三桂現在雲南的名聲雖然挺好,不過在北方還有江浙一帶名聲是要多臭有多臭……

想不到怎麼辦的吳三桂差人叫了自己的心腹謀士方光琛、劉玄初、吳國貴到書房。

吳三桂手下打仗厲害的不少比如馬寶、高得節等人,掄起謀略來就數方光琛、劉玄初、吳國貴最好,尤以劉玄初可以說是吳三桂麾下第一謀士,吳三桂對這三人一向以兄弟待之。

三人到了吳三桂的書房,吳三桂請三人坐下後把四十二章經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此事本王實在拿不定主意,不知三位先生怎麼看?”

方光琛、劉玄初、吳國貴三人相視一眼,劉玄初一抱手說道:“龍脈只說一向子虛烏有,王爺一向雄才大略,怎會為此糾結?而且現今我平西王府跟滿清關係正好,小人不建議王爺牽扯到此事中惹朝廷懷疑!”

吳三桂點了點頭,隨即有些遲疑的說道:“可是熊兒似乎對此事格外上心!”

方光琛、劉玄初、吳國貴都皺起了眉頭,因為這兩年吳應熊的出彩表現,三人已經不把吳應熊當成小孩子來看了,對於吳應熊的想法自然很重視。

劉玄初說道:“王爺為何不把世子叫過來問問?”

吳三桂這才回想起,之前洪安通離開,本就想問吳應熊這件事,只是被蘇荃的事情給打岔忘記了。

想到這吳三桂吩咐門口的吳生平去請吳應熊。

正琢磨怎麼多弄點抽獎次數的吳應熊跟著吳生平走進吳三桂的書房,方光琛、劉玄初、吳國貴三人站起來行禮:“參見小王爺!”

吳應熊一擺手:“三位叔父請坐,不用多禮。”隨後望向吳三桂:“父王叫我來是為了何事?”

吳三桂說道:“因為四十二章經的事情,熊兒你好像對四十二章經勢在必得?不過你三位叔叔都反對我介入這件事!”

吳應熊一聽有些納悶,我啥時候對四十二章經勢在必得了?隨即想到之前在會客廳因為蘇荃的事情所以對四十二章經的有些關注,大概是因為這樣才誤會了。

想到這吳應熊直接說道:“四十二章經裡什麼藏著滿清龍脈的事情的確是子虛烏有,我也贊同三位叔父的意見,父王不應該介入此事。”

吳三桂又問道:“那熊兒覺得這事應該如何處理?”

吳應熊想了想說道:“父王手裡是不是有一本正藍旗的四十二章經?”

吳三桂點了點頭,說道:“之前正藍旗旗主嘉坤和我一起攻打雲南,嘉坤衝陣時不幸中箭身亡。他的遺物都是我處理的,這本四十二章經只是一本佛經,我當時以為不重要忘記交給正藍旗繼任旗主,這些年也沒見他們來討要,我也漸漸忘記這件事,直到今天洪安通說了四十二章經的事情我才想了起來。”

吳應熊說道:“父王把四十二章經給我。”

吳三桂順手拿起放在桌子上的四十二章經遞給吳應熊。

吳應熊接過四十二章經,書房裡並無兵器,又吩咐吳生平去拿了一把小刀過來。

吳應熊拿著小刀小心翼翼的把經書封面的紅邊拆除,吳三桂和方光琛、劉玄初、吳國貴都圍了過來看著吳應熊的動作。

吳應熊在把經書拿在手裡,向下抖動,藏在經書封面的羊皮碎片都都抖了出來。

吳三桂和方光琛、劉玄初、吳國貴看著都有些驚訝,吳三桂等人檢查了一下羊皮碎片,吳三桂說道:“這似乎是一幅地圖的殘片,難道這就是四十二章經裡藏著得秘密?可熊兒你怎麼一下子就發現了?”

吳應熊點了點頭說道:“韃子又沒有什麼文化底蘊,既然秘密藏在四十二章經裡,以韃子的粗鄙,大概也就只能藏在經書書封面裡了,總不能指望以韃子的文化水平還能弄個文雅的方式藏在經書的內容裡吧?”

吳三桂和方光琛、劉玄初、吳國貴聽完面面相覷,隨後都深以為是的點了點頭,劉玄初向吳應熊說道:“世子的智慧真讓我自行慚愧啊!不過這四十二章經裡真的藏著地圖,難道真的指向滿清的龍脈?”

吳應熊內心翻了個白眼,我不一定有你聰明,只是我知道劇情而已,想了想回答道:“如果真的有龍脈,滿清的皇室怎麼會把秘密交給其他七旗?肯定是隻會握在自己手!四十二章經一說,我剛剛又向蘇荃詢問了一番,此事滿清準備入關之前就有傳了,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應該只是藏著一批金銀珠寶,應該是當年韃子想著若是入關後戰敗以此作為翻身的資本。只是韃子入關後一路順風順水,不知道怎麼就傳成了龍脈,不過韃子入關以來雖然立了朝廷,不過這些年花費也頗大,這些寶藏現在我估計也應該被取得差不多了!”

劉玄初聽完點了點頭,贊同道:“小王爺雖然沒親眼所見,不過小王爺推測的應該沒有錯。”

方光琛、吳國貴也點頭同意。

吳三桂說道:“那四十二章經的事情就不用再議!其實今天叫三位先生來還有一事相商。”

劉玄初說道:“不知王爺還有何事?”

吳三桂說道:“我平西王府在雲南修養生息已有兩年,永曆皇帝現如今逃到緬甸也有兩年的時間了!不過永曆帝的事情總該有個章程才好!最近緬甸國王莽達喇派遣使者來到昆明,提出以交出永曆帝讓我平西王府跟緬甸軍合攻李定國、白文選的軍隊,三位先生如何看?”

吳國貴說道:“永曆帝如喪家之犬一般逃到雲南,更愚蠢的是一到緬甸居然不等著跟李定國和白文選的軍隊匯合!永曆帝到了緬甸被手下奸臣蠱惑居然試圖接觸緬甸國王以獲取優渥的生活,反而一行人被莽達喇所圈禁以此脅迫李定國、白文選不得輕舉妄動!”

方光琛也說道:“永曆帝雖然是個蠢蛋,不過李定國、白文選卻是厲害的緊,這二人這兩年一直在雲南、緬甸的邊界孟璉(雲南瀾滄)招兵買馬,以圖在起,卻是個禍害!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王爺應該以方便跟緬甸方面委以虛蛇,另一方面應啟奏朝廷要錢要糧要兵!儘早解決了李定國個白文選才是!”

劉玄初說道:“話雖如此,不過清廷這些年來連年征戰,兵力、物力、財力嚴重不足,而且上個月小皇帝才剛剛登基,雖然先帝曾名言平西王府用人,吏、兵二部不得掣肘,用財,戶部不得稽遲,可是隻怕朝廷現在根本湊不出錢財進軍緬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