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遍。

兩遍。

影片不知道重複了多少遍,但胡坤依然沒有出聲。

電話這頭,蘇曉忍不住開口:“胡老師,這是吳助教演奏的二胡曲,我問過了,這是他原創的作品,名叫《賽馬》。”

“賽馬,好一曲賽馬……”

胡坤終於出聲,只是聲音極低,猶如囈語:“徐校長到底推薦了一個什麼樣的妖孽過來?”

不過很快,他就皺起眉頭。

原本他認為,讓吳關當自己的助教,只是一個形式主義。

誰都沒放在心上。

可現在,他卻壓力倍增。

讓一個能夠創作出《賽馬》的人來當他助教?

說不過去!

不過胡坤又知道,在華夏的國學教育機構裡,以吳關這種之前沒有任何教學經驗的人,哪怕音樂上的天賦再逆天,教育部也不可能將他破格升為講師或者更高階的職位。

不說其他。

就說吳關的前世,強如韋神,也只是一個助教而已。

資歷不夠,誰都不可能一步登天。

只能一步一步來。

這一刻,胡坤的內心糾結無比。

……

……

另一邊,階梯教室裡已經徹底變成了沸騰的海洋。

“吳老師,再來一次。”

“太激情了,吳老師,能不能再演奏一遍?”

“天哪,我剛剛真的聽到了萬馬奔騰。”

“豈止是你,我也聽到了。”

“太燃了,真沒想到,二胡能夠演繹出如此激情的歌曲,完全不比西樂差。”

“吳老師真的讓我對民樂有了顛覆性的看法。”

“關鍵吳老師還是原創歌手,完美人設!”

“……”

講臺上,吳關將二胡放到一邊,看著熱鬧的場面,心情激盪。

這才是我華夏學生應該有的風貌!

若是連學生對民樂都沒有了希望,那麼華夏民樂怎麼還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