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世界中的古老之核沉默地懸浮在高空,她既沒有釋放過第二、三輪加馬射線,也沒有放出星系級戰艦。

因為那些都是在夢境中發生的事。

在蘇沙與古老之核之間,隔著將近1000萬個夢,在蘇沙的視覺中,每一個夢境都是透明的,它們只有薄薄的一層,就像一張脆弱的肥皂膜,但當一千萬個夢境疊在一起時,它們在整體上就呈現出一種液體的質感。

那種感覺,就好像在蘇沙與天穹之間,被填滿了清澈的海水,而蘇沙就在“海底”,看向天穹頂端、隨著海水輕輕晃動的古老之核。

在那裡,古老之核正在以飛快的速度突破夢境。

對方最開始採用的方法,是殺死夢境中的“蘇沙”並粉碎掉整個夢境。因此在天空頂端總是亮起絢爛的色彩,那是夢境被撕碎時洩漏出的能量撞擊到下一層夢境所致,那景象就像地球北極夜空中的光,緋紅的、亮紫色的、翠綠色的……一大片一大片的色彩如同活物般扭動著自己的形狀,橫貫天際。

蘇沙仰躺在花瓣上,欣賞著這樣的美景。但沒過多久,古老之核就發現了新的竅門,她不再粉碎每一個夢境,那樣速度太慢,她提高了自身的能級,這樣夢境就無法再承受她,而是會被她直接穿透,就好像一片薄冰支撐不住一顆滾燙的鐵球。

天空中的極光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顆巨大的火流星。流星中央是多面體形狀的古老之核,它的周圍燃燒著緋紅色的火焰,那是被穿透的夢境從破洞中洩漏出的能量,它們在古老之核身後拖曳成長長的一道,如同火流星的尾巴。

火流星下降得很慢,夢境遲滯了它的速度,如果不仔細觀察,看上去幾乎就像懸停在天穹頂端。蘇沙在腦袋中簡單的計算了一下,很快知道,它還需要大約64小時才能到達自己面前。

但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刻,就是她的死期。

當然,她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

當古老之核耗費了第10個小時來突破一層層夢境時,終於有了新的發現。

截止目前,她已經穿透了大約156萬個夢,每一層夢境被貫穿時都會洩漏出能量,而這些能量的資料會被觀測模組毫無遺漏地記錄下來。

這是極為龐大的資料量,即使人類最先進的粒子對撞機在試驗時所產生的資料量,與其相比也不過是滄海一粟,它們透過一條條通道湧入超核,在那裡被篩選、分析、建模,在每一秒中內,都有上萬個模型被建立起來,又很快被新觀測到的資料所推翻,但在這個過程中,模型不斷進行著迭代,一點點地向著真實靠近。

古老之核在尋找這個夢境叢集的底層機制,蘇沙佈置了一千萬個夢境,而這些夢境不可能毫無關聯,證據是古老之核每突破一層夢,都會毫無例外地落入下一個,夢與夢之間銜接得嚴絲合縫,找不到任何破綻。

因此,她需要弄清楚其中的機制,破解了這一點,或許就可以越過所有的夢,直接來到蘇沙面前。

從第151萬個夢境的資料開始,超核中建立起的模型就沒有再被推翻,模型接下來又被大約5萬個夢境的資料所驗證,最終,古老之核認為自己有極大機率擬合出了正確的夢境底層機制。

但根據新模型的預測,在過去的10小時中,古老之核實際上沒能靠近蘇沙分毫。

她確實穿透了156萬個夢,但剩餘的夢境數量不是844萬個,而仍然是大約1000萬。

因為在舊的夢境被古老之核穿透的同時,新的夢境正不停地生成,這個事實很快被觀測模組驗證——透過剛剛建立起的模型,超核找到了一組特定的角度,可以看到所有夢境的側影,並由此可以確認剩餘夢境的總數。就像一摞疊得很整齊A4紙,從正面看只能看見最上面的一張,從側面卻能看見所有紙的邊緣。

這是一個非常壞的訊息,因為這不僅意味著古老之核白白浪費了10個小時,甚至有可能永遠地困在夢境中。

但古老之核並沒有感到氣餒,因為這同樣是無用的情緒。她繼續穿透一層又一層的夢,同時觀測夢境總數的變化。

觀測模組很快發現,新夢境的生成速度不是恆定的,有時她接連穿透好幾層夢,也沒有新的夢境生成,卻在穿透下一層的時候,夢境的總數一下子復原到原本的數量。

她繼續嘗試。

數千個夢境轉眼而過,觀測模組再一次注意到,每一層夢境中那個少女模樣的蘇沙出現的位置都不相同,有時她恰好在古老之核貫穿夢境的路徑上,因此被順帶殺死,有時卻因為距離很遠而存活了下來。

資料分析程序認為這只是一個無關的隨機變數,因為無論少女死亡或生還,都不影響蘇沙本體的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