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富有教學責任心的教務主任張建偉,已經完美地躺在醫院裡面。

這一回的社會活動課,沒有人阻攔了。

元霄最近風頭正盛,其餘老師選擇了蟄伏。

開玩笑,沒看到張建偉差點掛了嗎。

這就是前車之鑑。

眾人順利地來到包小菜家裡。

“叉燒肉只是拉麵構成的一個要素,”元霄對著學生普及,“今天要解決的是,面和湯的製作。

拉麵拉麵,重中之重就是面。

而面分為好幾種,加鹼以及不加鹼,依據水分的不同,也都不一樣。

此外根據外形,分為極細、細面、中粗麵、粗麵等等。

但這些又和總體出來的整碗拉麵掛鉤。”

底湯還有各種配菜等等的風味,決定了面的選擇。

這是相輔相成的。

選擇權元霄交給了包小菜。

對於這個世界拉麵的分佈,元霄並不太懂。

但是包小菜作為行內人,知道的自然比元霄多。

“裡倫威爾市還有其他地方,我有考察過,”包小菜沉吟著,“以極細還有細面為主流。

口感上看,屬於中硬的程度。

可以說側面反饋了消費者的口味。”

“所以這裡要做些突破對嗎。”元霄笑了。

“對,口味上也是偏清淡,”包小菜補充,“輔助的配菜也是如此,包括底湯。

正因為如此,我想製作的口味,希望是偏濃郁感。

如此的話,中粗的面,煮出來偏硬的效果,比較適合。”

包小菜的分析是對的。

但是是否符合消費者市場,元霄也不敢肯定。

創新自然伴隨著風險。

不過所謂富貴險中求,也是這個道理。

和別人的同類,當然不能出類拔萃。

方向定好了,元霄看著包小菜和麵。

使用的是高筋麵粉,加入適量的鹼,讓成品的麵條更加筋斗。

揉麵的方向要一致,這樣才能充分保證麵糰的彈性。

水的溫度,控制在三十度左右。

太高太低都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