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元霄做了保守的假設說明。

這個世界的文明,只有幾百年可以追溯的歷史。

而且,文明一開始的時候,就站在相對比較高的技術應用上。

非常現代、可以說甚至還有些未來化的世界。

然而,讓元霄意外的是,他找不到更早以前的記錄。

很像一個人在冷凍艙裡面沉睡幾百上千年,醒過來之後,唾手可及地使用現有的技術。

他不需要思考,這些技術的原理,以及它的來源。。

所需要的,僅僅是知道怎麼使用就可以。

一看非常便捷,但也存在巨大的隱患。

那就是這樣的應用文明,非常難以進步。

一旦有什麼天災人禍,毀滅也就是瞬間的事情。

文明的脆弱性,世界的人類已經意識到了。

這才有現在考古的努力。

所以,當元霄做出如此假設之後,立即吸引了所有學生的注意力。

說得對,從來沒有人想過,現在的這些技術,是如何從原始變出來的。

“化學發展的歷程,我們可以假設成和人類共同的進步,這一定是長期積累的事情。”元霄繼續自己的觀點。

不完善,但是學生們沒有辦法反駁。

按照科技樹的角度來看,元霄的話是有一定依據的。

所有的技術,都是靠累積而發展起來的。

“這就是最早時代,我預估的人類對化學的理解, ”元霄微笑, “實際上這一點程度的化學,大家應該都能夠接受。”

化學的本質, 其實就是元素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轉化。

陶土變成瓷器,就是這樣的過程。

學生們點頭。

“那麼,我們繼續假想的歷程,”元霄循序漸進, “人們最開始的時候, 發現泥土會變化,或者其他東西會改變。

是否到了一定程度,他們會不會有更大膽的想法。

比如點石成金。”

全班譁然。

夏晚晴舉手:“老師,你說的這個根本是不可能實現的。”

“對, ”元霄贊同, “但是你想想,這是我們現在知道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