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絮(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就是我們目前遇到的瓶頸問題,”元霄認真看著螢幕,“記憶缺失、文明技術無法得到傳承,是星際移民要付出的代價。
如今我們,只能培育出一小部分能夠儲存記憶的人。
到了新的星球,這些人將成為新文明新開始的風向標。
我們稱之為sirube的存在。”
跟著,元霄詳細介紹了自己的構想。
他自己研發出來的系統技術,當然還比不上原生的。
不過結合轉生之蛹等各方面的神通,也能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限制當然也有,”元霄坦誠,“一個是這樣的人,無法量產,也就是無法實現所有移民者保持記憶。
此外就是時間,在冷凍艙睡眠的時間,不能超過一百年。”
“一百年,”主持人吸了口冷氣,“那也是很長的時間了。”
哈米德點頭:“我們計劃的目標行星,飛行過去的話,需要六十多年的時間。
這一點上看,距離並不遠。
實際上,我們前期的無人飛船已經啟動,到達星球之後,會自動展開對星球的改造,方便後續我們移民者的登陸。”
“原來如此,”主持人表示明白,“還有問題,是移民者,未來是否有能力回到布魯雅星球。”
“我們正在致力於空間摺疊技術的升級,”元霄結果話題,“新技術,包括更強星能的使用,今後能夠是的摺疊得空間更大更遠,某種意義上而言,等於說提升飛船的速度。
期待的是,未來人類移民星球之間,彼此將暢通無阻。”
在這裡全場再次響起掌聲。
“這麼說,第一次的移民,更多的是實驗性的展開。”主持人定論。
“不完全是,”元霄顯然對這個話題很謹慎,“一些事情,如果只有理論的支援,那是不成立的。
比如很簡單的問題,我們都認為布魯雅星球,是近似圓形的星球。
可是,我們人類自己的眼睛,難道不會欺騙自己嗎。
如何證明這一點?總不能說,我看到的就是事實吧。”
主持人笑了:“這個觀點還是很有意思的。”
“所以我們要做思維實驗,”元霄解答自己的提問,“假設在布魯雅星球的周圍,套上一個巨大的橡皮筋。
那麼這個橡皮筋,沿著星球表面,往南北極而去,我們可以想象到,橡皮筋不斷縮小,最終縮小成為一個點。”
眾人恍然大悟。
“這些都可以透過證明來實現,”元霄繼續,“那麼其實我們的宇宙也一樣。
假如我發射一枚導彈出去,這枚導彈的後面,帶著一根繩子。
經過無數歲月的飛行,最終有一天,我看到,這枚導彈從太空的某處飛回來,後面帶著繩子。
那麼我們就也能清楚,我們認知的宇宙,形狀的存在,和我們看到的一樣。”
主持人嘆氣:“所以元院士的意思,有時候我們認為正確的,其實也可能是我們自己想錯的。
只有踏出哪一步,執行下去,獲得最終證明,才能蓋棺定論。”
“對,”元霄肯定,他看著鏡頭,“目前移民技術的問題,以及移民的利弊,我都和大家說了,我們沒有隱瞞。
之所以希望大家踏出這一步,是因為我們的未來,一定是立足在星空之中的。
布魯雅星球,是我們的起點,而不是終點。”
全場再次響起熱烈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