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霄很滿意,但是在自己老婆面前,肯定要低調謙虛。

幾個人也算是認識了,一起往班級的方向走去。

小學一年級,其實對於很多家長而言,是非常重視的。

幼小銜接的關鍵階段。

很多孩子還處於幼兒園的習慣,突然來到小學, 難免不適應。

這也是為什麼一年級的時候,學校很多活動,都會邀請家長前來的原因。

元霄對這些不懂,張媽媽倒是很內行。

此外,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學校也是個小社會,雖然學生之間,老師並不會主動鼓動學生進行攀比。

但是若有若無的彼此競爭, 依舊存在。

比爸爸比媽媽是非常正常的。

“這一點, 市立第二中心小學, 風氣還是不錯,”張媽媽笑著,“有的一些學校,那就更直接了。”

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學校常常會有各種活動或者比賽,每個班級的名額就那麼多。

那麼,決定參賽學生的權力,就是本班老師所有。

想要出頭,除了孩子優秀外,家長和老師私交也很重要。

比如寫字比賽,一個班一共只有五個名額。

只要能夠入選,最差也能夠拿個三等獎。

這就是很有爭議的地方,選誰去,嚴格說起來理由都能夠成立。

再往上走,比如評選年段三好學生。

除了成績之外,日常各種寫字、繪畫、算術比賽拿獎數量,就成了稽核的內容之一。

然後是學校等級的三好生、優秀生獎項。

最後可能是全區、全國(城市國家沒有市的單位)範圍的獎項。

這些歸屬起來,都是早年一點點、一個個的獎項累積起來的。

所以歸根到底, 如果一次兩次沒有參加班級年段的比賽獲獎, 後面想要殺出重圍,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就是為什麼早早,家長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和老師搞好關係的原因。

一步步把孩子往金字塔的頂端推。

現實就是如此。

元霄聽了,忍不住搖頭:“看似公平的教育世界,也存在問題啊。”

張媽媽倒是笑:“哪個圈子不是這樣,我們娛樂圈也是,影后也不是一天就練成的。

當然了,像元導這樣一部封神的,只能說是超級天才。”

元霄謙虛:“那是正好符合上一屆世界電影節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