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我喜歡這樣的世界(第1/3頁)
章節報錯
(這一章很重要,雖然設定枯燥了點,大家要耐心看啊富有愛心的作者提示)
生命之泉,是這個世界力量來源的基礎。
運作原理元霄也不清楚,但是他知道,是機甲動力、高武者修煉、包括自己的系統,都需要的能源來源。
新紀元第42年的時候,人類首先對熱武器改造升級,引入生命之泉的力量,最終在對異化物的戰爭中,取得了一定的優勢。
隨後到了新紀元88年,高武者和異能者,已經成為這個世界的常態。
人口的暴增、力量不均衡的出現,導致了特倫喬格帝國內部爆發了戰爭。
史稱“九年動盪”。
這應該是重要的里程碑,幾乎每一本書都有記載。
內戰結束後,大陸也因此分裂成四大國家。
彼此力量有強有弱,但表面上,還能處於一定程度的穩定。
然而,有了不同的國家,肯定代表不同的利益。
紛爭就是這麼開始的,爭奪的資源有限,慾望卻是無限。
所以新紀元111年的時候,大陸爆發了更大規模的戰爭。
所有的國家全部被捲入。
這一段也是非常重要的歷史,稱為“無序時代”。
經過長達31年的戰爭,才迎來了終結。
結果是一部分獨立城市國家的出現。
之所以有這樣的國家,其實就是勢力緩衝地帶。
裡倫威爾市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中,從普琳希斯公國獨立分裂出來的。
到了新紀元165年,整個大陸世界開始了對科技技術的研究發掘。
高武者、異能者、機甲已經成為世界的常態。
持續的戰爭是不可行的,這是各國領導預設的共識。
因此所有國家,將目光轉移到科技技術領域。
包括基礎文化知識、人文學識……等等各種領域的研究,全面在各國間展開。
但,讓元霄吃驚的是。
這些科技知識方面,各種書籍記載中使用的文字不是“研究”。
而是“發掘”。
每個國家勢力都派出自己的考古隊,前往舊大陸發掘各種科技知識資訊。
但發掘危險度很高,考古隊的死亡率高得難以想象。
這就是元霄考試中,為什麼對少年中國說和勾股定理意義判斷失誤的原因。
元霄終於明白了。
這個世界目前為止的科技還有各種知識,都是靠前往舊大陸發掘出來的。
也就是說,目前大陸的人類,不具備自我完善的科技樹知識體系。
這也造成所有的知識,都是零散片段的。
沒有辦法形成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