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匝道,過了收費站,就到了一個小縣城,沿著路一直開進去,就能看到路邊的旅遊景點的牌子。

秋天的萬隆寺,遊客很多,一半是來燒香的,一半是來遊玩賞楓葉的。

劉杉很興奮,應該說是大仙兒很興奮,像東北地仙兒都喜歡山野,到了這種環境,格外興奮。

往山門開車的過程中,他們還看到旁邊有正在建設的高架橋。

“以後這裡就有輕軌直通了!”方馳說道,“建成後,從江城到這兒來方便多了。”

“可不?”劉杉說道,“開車過來,油錢不算,過路費來回就要八十塊。”

只是,當他們經過萬隆寺終點站在建的地方時,三人不約而同地扭頭看過去。

因為那裡停工了,還在橋墩子上掛了很多黃紙符還有紅布條什麼的。

“這是嘎哈呢?”劉杉一不小心,東北話就出來了。

方馳仔細地看了一下週圍的地形,一個漩渦形成的聚氣之地,不管建房還是其他,都算是興旺發達之上上選了。

把終點站建在這個地方,可能當初就有人找過懂行的人看過了。

那些黃紙符距離太遠,方馳看不清楚是什麼,車就開過去了。

到了山門,方馳和去青雲觀一樣,從車窗裡探出頭去,對著檢票的人揮了揮手,那人歪頭看清楚是方馳後,趕緊把大門開啟,讓他們開了進去。

“謝了啊!”路過的時候,方馳笑著跟那人說了一句,那人笑著揮了下手。

“你跟這裡的人都很熟悉啊!”龐奎開著車說道。

“嗯!”方馳道,“挺熟的!”

他嘴角微微翹起,才不會告訴龐奎他們自己小時候在這裡是個小霸王呢!

車在寺院正門外的員工停車場停了下來。

下了車,方馳抬頭看了眼依山而建的萬隆寺,金色的佛光在陽光下,散發著柔和的氣息,讓來到這裡的人,很快就能心平氣和。

萬隆寺因為是華國寺院裡,有資格給出家人剃度的幾家寺院之一,又因為地處南北之間,地位很高,來這裡交流掛單的出家人很多。

遊客就更不用說了,常年香火旺盛不斷。

三人拾階而上,來到正門,那裡收門票的是一個五十歲左右的中年和尚,穿著僧衣,坐在門口。

他見到方馳來了,站起來,雙手合十微微施禮,“見過方大師!”

“有禮了!”方馳抱拳還禮,說道:“我帶朋友來拜訪虛塵師叔的!”

“兩位施主有禮了,請進!”和尚伸出一隻手,做出邀請的姿勢。

“大和尚有禮了!”龐奎懂得倒是挺多。

在寺廟裡,很多人都不知道該怎麼稱撥出家人。

對出家人的稱呼不得單稱名字,對年長比丘當尊稱為長老、老師父、大和尚、上人、大師、師父或者法師。

所以,龐奎是懂的。

劉杉有樣學樣,雙手合十還禮,跟著方馳進去了。

他們沿著遊客走的路線,一直走到大雄寶殿那裡,才從側面一個小門進了後院。

萬隆寺很大,大雄寶殿、天王殿、藏經樓都很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