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轉過來時怎麼樣。

“如何是功?師曰:放下钁頭時作麼生?

做事情做得很累,一旦輕鬆下來時如何,那真是一切放下了。

“如何是共功?師曰:不得色!”

這並非不好色,四大身體屬色,一切光明清淨也是色,等等。

“如何是功?師曰:不共。”

不共法,洞山作了詩偈,心地法門是一步一步的功夫,是用功的方法,如當文學看,就錯了。

向:

聖主由來法帝堯,御人以禮曲龍腰。

有時鬧市頭邊過,到處文明賀聖朝。

奉:

淨洗濃妝為阿誰,子規聲裡勸人歸。

百花落盡啼無盡,更向亂峰深處啼。

功:

枯木花開劫外春,倒騎玉象趁麒麟。

而今高隱千峰外,月皎風清好日辰。

共功:

眾生諸佛不相侵,山自高兮水自深。

萬別千差明底事,鷓鴣啼處百花新。

功功:

頭角才生已不堪,擬心求佛好羞慚。

迢迢空劫無人識,肯向南詢五十三。

一步一步都是功夫,都是修心的必要過程。

宋檀兒說道:

“青牛,沒想到你對佛學的研究還挺深的!”

無論是牧執,還是他的十幾個隨從,均是聽的一臉懵逼。

陳青牛淡然道:

“我是受天涯纏中說禪,先師天資聰慧,有過目不忘的能力,對宗教文化,詩詞歌賦、文史哲學、市政經濟、音樂藝術,數理科技等各項領域都有很深的研究,能打坐進入二禪境界的纏主李彪的影響,學習佛學的!”

宋檀兒說道:

“我知道李彪這人,他是天道中丁、元英的原型,股市中一個頂級的操盤手,我還記得他那一首胸懷格局很大的《臨江仙》,濁水傾波三萬裡,愀然獨坐孤峰。龍潛獅睡候飆風。無情皆豎子,有淚亦英雄,長劍倚天星斗爛,古今過眼成空。乾坤俯仰任窮通。半輪滄海上,一葦大江東!”